APP下载

理解权利义务 培育公民意识

2019-09-10刘庆坤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权利义务公民意识道德与法治

刘庆坤

【摘要】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是按照实验教科书课程规范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不断的扩展生活和社会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其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公民意识、理解权利并履行义务。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权利义务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62-010

前言

在我国,当代公民意识是每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公民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其原因包括:社会环境中不良思想影响、意识教育不到位、家庭环境等。所以,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全方面的宣传公民意识。

1.理解权利义务的起因

公民意识是当代社会意识。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是我国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它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与昌盛,伴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与此同时也在面临着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个十分关键的转型时期内,我国公民的意识就显得极其重要。公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初中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他们所具有的理解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就至关重要。所以,我国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权利义务和具有公民意识。

2 .内容解析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由导语、第三课以及第四课组成。

导语部分主要阐述了依法享有的公民权利与承担的公民义务,并指明宪法的核心内容为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对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的作用。

第三课“公民权利”由“引言”和“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组成。“引言”通过描述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公民权利的不同态度,来激发学生学习公民权利知识的渴望,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依法行使和维护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部分由“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构成。“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介绍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监督权来引导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身自由”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并保障个人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通过讲述公民文化教育享有的权利来引导学生接受教育并依法保护公民享有的权利。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主要包括“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行使权利有界限”主要阐述公民行使权利的限制性和行使权利的方法,强调公民的权利既有保障性又有限制性;“维护权利守程序”主要表明公民在维护权利时可通过协商和诉讼等法律程序来进行。

第四课“公民义务”由“引言”、“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组成。“引言”表明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义务,也阐述了未履行相应义务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引起学生思考并能主动承担起自己该履行的义务;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主要包括“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遵守宪法法律”主要讲述公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重点引导学生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从而增强国家意识;“依法服兵役”通过介绍公民具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明确军人职责,来促进学生增强依法服兵役的自豪感和光荣感;“依法纳税”主要阐述税收作用以及违反税收义务的行为,来正确的帮助学生掌握公民的义务。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权利义务相统一”主要介绍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法定义务须履行”主要介绍履行义务的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依法履行义务;“违反义务须担责”主要阐述了违反法定义务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学生承担义务的责任意识。

3.教学建议

3.1认真研读教材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针对初中生进行宪法教育。当教师讲“公民的财产权”时,切勿将它与民法上的财产权相混淆。宪法上的财产权主要包括对抗国家权利侵犯、侵犯个人财产自由。民法上财产权则是由民事法律规定的防止其他平等主体的侵犯。此外,教师讲课应采用归类的方式来举例公民的权利。例如,住宅权是公民人身自由的延伸。

3.2培养学生法制能力

由于本单元知识多种多样又较为复杂,所以教学工作很难一对一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筛选个别优秀案例并创设情景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深化并从中领悟道理。比如,教师讲维护权利的方法时,可以选择一个案例引入,并对四种方式从人、依据、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让学生思考应该以哪种方式来维护公民权利,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维护权利的判断选择和行为能力。此外,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在维权过程中不得滥用国家和社会公共资源,避免造成较高的社会成本。

3.3坚持德法合一的原则

本单元内容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观的主要载体,在教育中,教师应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来培养合格公民。比如,在讲述基本义务时,教师应着重讲述国家意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族人民意志主要表现为宪法与法律,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和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其内心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4.总结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需要学校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的一个系统工程,本课题主要讲述了学生作为公民应该履行的权利与义务和怎样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同时,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平等意识教育,对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郑小霞.如何培育公民的责任担当意识[J].人民论坛,2018(17):114-115.

[2]秦怡红.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37-41+71.

猜你喜欢

权利义务公民意识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非银行网络支付业务法律关系分析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微信购物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