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2019-09-10鄢新红张洪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鄢新红 张洪文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就当前情况来讲,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已经成为其在种植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种植玉米过程中需要注重种植技术的运用和种子的改良,使其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注意的问题;种子改良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种植技术可以促进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将其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1]。

一、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种和播种的不适当

在当前的玉米种植中,缺乏规范、科学的方法,同时在很多地区中,缺乏对环境和气候的详细了解,跟风现象严重,玉米的生长受到了严重限制,产量不高。种植人员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了,对于土地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看到别人种植高产自己就会种植什么,当土质质量较差时,就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虽然在种植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标准化,但是却无法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同时有的种植人员为了促进产量的提高,运用了高密度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十分不科学,会造成单株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整体产量。

(二)缺乏对疾病的有效防治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产生病虫害问题时,需要运用有效的技术进行控制,但是在当前的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并没有全面掌控病虫害发生的机理和特性,或者是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喷洒农药,导致对疾病的防治工作不到位,对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造成了不良影响[2]。而在喷洒时,有的种植人员担心农药不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喷洒,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玉米在品质和产量上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更严重的还出现了植株死亡的问题,这种防治措施不当的问题,会导致问题的加重,严重影响玉米的整体收益。

(三)机械化水平较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对机械化生产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使整个种植过程更简单化、流程化,促进种植效率的提升,提高玉米的实际产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讲,机械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机械化水平仅占了三分之二。这说明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机械程度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并且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机械化的实现,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

二、玉米种植技术及应注意的方面

(一)种植块地的选择

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处于东北平原,较为平坦,地势不高,土壤较为肥沃,适合玉米的种植,在进行玉米种植块地的选择时,需要注重其土地的肥沃性,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具有较高水分,同时在遇到洪涝时,能够及时将水分排除,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水分淤积将块地中的作物淹死的问题,最终导致玉米减产,或是在颗粒无收。就当前情况来讲,农村地区一般是在五一左右进行玉米种植,在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保证土壤的肥沃性,并且在实际播种过程中需要使种子之间有一定间隔,这样才能使玉米作物在生长中保持株与株之间的距离,使其获得充分的光照和水分[3]。玉米是一种较为耐旱的农作物,在幼苗阶段,需要的水分较少,在拔节阶段需要的水分较多,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干旱的情况,需要对种植玉米的块地进行灌溉,这样才能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为玉米的高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玉米生长阶段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在播种结束之后技术喷洒除草药物,这样才能为玉米的增产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二)注重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的选择

现阶段的市场中,玉米的品种较多,品质也各不相同,在选择玉米的品种时,应该根据土地的现实情况进行考量,选择和土地质量相适应的品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受气候变化影响,黑龙江地区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该依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等,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

在种子的质量要求上,应执行GB 4404.1标准。粮食作物种子玉米单交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另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0%。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戊唑醇按种子量0.3%~0.4%拌种。

(三)保证施肥的合理性

在进行玉米种植之后,要实现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使用,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应该对土质情况进行测量,然后在测土之后在进行配方,这样才能在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有机肥的数量,实现有机肥与化肥的科学配比,实现有机肥与化肥使用的合理,避免肥量过多烧死幼苗的情况,也避免肥量过少达不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实现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一般每亩施用含有机质15%以上的农肥2~2.5吨,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或使用等效的其它有机肥。有条件的应增施生物菌肥。一般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4~6公斤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高淀粉生产硫酸钾施用应选上限);每亩施尿素16~25公斤,其中5~6公斤做底肥或种肥,另12~19公斤做追肥施入。底肥深度15~20厘米,种肥施在距种子5~6厘米的侧下方、深度8~10厘米。同时为了使玉米更好的生长,需要在幼苗发育过程中做好通风工作,这样能够在幼苗获得充分的光照,促进玉米的发育,也需要及时清楚在其身边生长的幼苗和弱苗,避免其影响正常幼苗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留下的幼苗才会获得足够的光照与通风,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实现玉米的稳产增收。

(四)对玉米种子进行改良

在当前的玉米种植中,对于玉米的改良已经成为玉米种植中的重要问题。为在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之后,相关科技人员已经研究出能够适应不同温度和环境的种子。在进行成功的改良之前,我国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主要依靠对其它国家玉米改良种子的引进,同时还要分析国外环境、温度与本国的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复杂,效果也不够明显。在我国对种子进行改良之后,玉米的成活率明显得到了提高,并且在玉米种植领域获得了较大成就。而为了使玉米的成活率得到保障,在实际种植时,需要考虑到湿度与气候,并且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考量,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使玉米的质量、品质得到保证。

(五)加强对苗期的管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苗现象会对产量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该加强在苗期的管理,积极进行查苗、补苗,保证作物的均匀分布,使其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光合作用,为玉米的后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并且在玉米播种期间,为了使其不遭受冻害,可以使用覆膜的方式。

(六)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使整个过程得到顺利实施,可以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的上的依托,为种植项目的实施在技术上提供相关保障。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为玉米种植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为农民提供相关服务,进而在技术的指导下,实现对玉米种植的科学管理。除此之外,在实际种植中,做好田间示范工作,使示范区的宣传、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中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掌握,并且及时发现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实施有效解决策略,促进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使玉米种植取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民,陈方.玉米种植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畜牧科技,2018(6):53.

[2]杨东升.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現代农业研究,2018(4):85-86.

[3]宋宪涛.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