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2019-09-10赵吉彬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训练力量影响因素

赵吉彬

摘 要:根据拳击运动的特点,分析影响拳击力量的一些因素,讨论拳击运动员力量的特征,针对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拳击力量训练的方法,为训练拳击力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影响因素;方法

中图分类号:G8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127-01

起源于古埃及的拳击运动是一项激烈的格斗项目,拳击的发明初衷并不是为了参与格斗,而是作为一种保护自身权益的防卫技能。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拳击发展成为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并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由于拳击比赛展现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暴力美学,精彩、刺激、充满力量,所以这项运动风靡全球。拳击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还必须拥有敏锐的身手和坚强的意志,聪慧的头脑加上强劲的力量,才能压倒性地战胜对方,取得格斗比赛的胜利。

1影响拳击运动员力量的因素

1.1肌肉之间的结合力

拳击比赛的发展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机制的充盈,规则也逐渐得到完善。在格斗当中是以拳头当成武器攻击对方,这就需要拳击运动员的肌肉必须具备很强的力量,上身肌肉组织各组成部分要形成极大的肌肉合力,才能给对手造成极大杀伤力,以击倒对方。反之如果上肢肌肉力量弱,形成的肌肉合力小,那么就会难以给对手造成伤害及威胁。

1.2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

拳击运动比赛,运动员需要将自己的身体时刻保持警惕状态,格斗中的力量来源通过脚前掌蹬地,借助髋关节与身体的配合将力传送到运动员的肩臂上,之后再经过手臂将力量以拳头的形式打出去。这种出力方式的原理是依靠物理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实现的,当人体对地面施力的时候,地面就会以反作用力反馈给运动员的脚掌,在通过上述顺序将力传出去。拳击运动员必须对这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做出来,才能保证降低失误。这套动作在完成的时候,拳击运动员会协调腰腹部和腿部肌肉,以最强大的力量攻击对手,若是运动员身体各肌肉组织之间的协调性较差,那么将会对拳击运动员的发挥产生影响,进而输掉比赛。

1.3力量耐力

目前我国举行的奥林匹克拳击是一项业余的拳击比赛,奥林匹克拳击比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比赛时间控制在8分钟,每回合2分钟共4个回合,在每个回合中间有1分钟的休息时间。由比赛的时间设定来看,在这短短的8分钟内拳击运动员需要以快速的出拳速度和超强的打击力度才有可能会获取胜利。拳击运动员都是经过训练的专业选手,拥有耐力和意志力是影响最终结果乐观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后几个回合,几乎是明确对手的实力,这就需要凭借顽强的意志力与之抗衡。若是拳击运动员的耐力和意志力不足,势必会影响比赛的发挥,導致在比赛过程中动作变形、出拳速度慢等各种问题出现,进而让比赛以失败而告终。

2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2.1增加训练强度法

相关文献表明,运动员是可以通过特殊的训练强化自身力量的,在训练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并抱着持之以恒的决心,才能够让自己出拳速度和出拳力量变得更加突出。在训练当中的方法有很多,增加力量的方法主要是借助于超大负荷的运动量来实现,如举重、哑铃、负重俯卧支撑膝上提拉发力等,运动员可以将这些训练方式按照训练部位或者是训练中必备的基础动作进行分类,每天进行训练,以强化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过程中,在进行超大负荷力量训练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地展开训练,合理调配各项能力的训练方法。在训练完成以后要进行放松练习,消除肌肉僵硬的副作用。

2.2极限次数法

极限次数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能够针对拳击运动员自身的弱点开展训练工作,假如拳击运动员的腰部力量不足,运动员就可以调整腰部训练方式,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根据自身腰部体能训练的规律提升训练难度、重复性、大重量地进行挑战性训练。

2.3穿插训练法

拳击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一种极其枯燥且辛苦的训练,在枯燥的训练中拳击运动员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运动员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产生,拳击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应该采取多种训练的穿插训练。例如:可以在拳击运动员做完几组增强力量的训练后,安排一些较轻松的训练,使身心得到放松,情绪得到舒缓。交换训练方式更新训练方法改善沉闷、无趣的训练环境,降低拳击运动员的焦躁心理,使运动员以最好的状态进行训练。

2.4力量耐力训练法

拳击比赛相对来讲是一项耗费时间的比赛运动,在赛场上拼的不只是运动员的力量,更是耐力,具备超强耐力的拳击运动员更容易在赛场上取得胜利。所以说拳击运动员的力量保持不只是在一个瞬间,或者是一段时间,而是需要在拳击比赛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要力量充足,精力充沛。在日常训练工作中除了注重对力量的培养,也要注重运动员耐力的培养,当拳击运动员两者都具备的时候,才是在拳台上出奇制胜的秘诀。在平日里的训练工作中,拳击运动员可以采取最大负荷量的25%-40%进行,规划好训练的流程,严格按照比赛的规则,控制训练重复次数和休息时间,让身体始终保持在疲劳状态一直到肌肉群不再出现收缩现象为止,这样的耐力训练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提升。

3结束语

在对拳击运动员展开训练之前,就要充分了解运动员各项基本信息,包括其年龄、生理特征、训练年限,因为这些都会对运动员的力量产生影响。训练过程要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强化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运动员耐力的训练,增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综合能力。通过专项专业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方法,结合拳击运动员个人特点,打造拳击场上的拳击高手。

参考文献:

[1]王智波.拳击力量训练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02):234+236.

[2]魏金平.浅谈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5(01):34-35.

[3]朱家新.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特征及方法的选择[J].四川体育科学.2002(02):37-38.

猜你喜欢

训练力量影响因素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