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联动机制探索

2019-09-10祁禄陈玮瑜

高教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祁禄 陈玮瑜

摘  要: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工作内容,也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梳理文献发现,以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重“培育”,轻“践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缺乏内外路径的整合,培育与践行渠道单一,很难形成一套联动而有效的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挑战,从整合多元路径入手,构建合理融入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了思想政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推广、职业生涯教育、“产学研”协同培养、价值观互动空间平台搭建等“五位一体”的融合联动机制,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提供操作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9-0062-03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embodi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pirit and the common value pursuit of the whole nation. Lead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the work content of building up a person by virtue, and is also the primary proble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g the literature and find that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emphasizes "cultivating" and lightly "practicing"; focusing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acking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ths, and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a single channel,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linkag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re valu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art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paths, constructing a reasonable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mak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grate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ming the "five-in-one" fusion and linkage mechanism, such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 career education,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active space platform of valu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provide an operational path.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practice; path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整体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主要只是情感上的正面评价,没有外化为实际行动,存在“知行不一”的矛盾(廖小琴,2015)。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依靠单一而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多元化践行的载体和多路径的融合联动机制。因此,新时代探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联动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势在必行。构建合理融入机制,有助于让大学生更好地把自己的理想信念、生涯目标、创新实践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当中,形成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格局。

一、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的现状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王夫之知行统一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的推动下(谭梦妮,2017),人们进行了长期“知”与“行”的关系辩证,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知行合一和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新时代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视角逐渐从“培育”(习近平,2014;朱景林,2015;邹绍清,2015)转向“践行”。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要彰显时代特征,从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陈金龙,2008)。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应该是一个由外而内(内化)、由内而外(外显)和由外而内(内化)无限反复的系统过程,目的是将价值标准外化为实际行动(覃轶珊,2014)。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指南(王树荫,石亚玲,2014),主张建立“我思、我悟、我行”的三步实践模式(屈彩霞,2018)。高校开始在主题教育活动(谢进伟等,2015)、社会实践(高琴,2018;刘健康,2017)、校园文化活动(刘顺厚,2015;王公杰,2014;张亮,2015)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寇晓燕,2017;刘铮,2016;俞明祥等,2014;吴海光,2017)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但这些路径都比较单一,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在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方面显得势单力薄,无法形成有效的融合联动机制。

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感和民族性,国外对此研究并不多,他们更重视培育本土的青年核心价值观。比如欧洲每隔九年会进行一次青少年价值观调查,主要研究公民意识,民主认同意识,政治与社会参与意愿(瞿钧,孙抱弘,2015)。新加坡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新闻媒体、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多种途径来培育青年的国家意识、忧患意识和“家庭为根”的价值理念。美国主要通过宗教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党和社团活动等方式来培育青年的个人主义、品行人格、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核心价值思想(张文卿,2017)。与我国不同,国外在培育青年核心价值观的经验上除了通识课教育,还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

综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育”方面,“践行”研究较少。长期以来,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方面,研究视角比较单一。有部分学者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新媒体等方面提供了践行的思路,但是没有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性方案。国外的价值观培育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但如何将这些经验本土化、可行化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二、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挑战

(一)缺乏有效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众多学者提出,青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于行动,但是“怎么行动,在什么条件中行动”却没有一个定论。有的学者提出大学生可以在校园中,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但是关于“具体通过什么方式,需要建立什么形式的实施平台”等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目前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研究主要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研究思路。家庭方向的践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家训家风建设上(王秋艳,汪斌锋,2015)。社会方向的践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宣传舆论和法制建设上(柏路,2017)。学校作为一个对大学生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地方,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践行效果。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只是以理论化的思想政治课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唯一依托,没有提供具体的实施平台供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致使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养教育失去了落脚点,变成了空架子,背离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初衷,没有建立起一个“外化-内化-外化”的閉合循环回路。

(二)缺乏多元化的奖评机制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不一”的矛盾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管理学原理表明,人的绩效水平取决于能力和激励水平,评价指标会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而纵观目前的高校教育,主要只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期末考试或者期末考核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考核和评价的内容只是大学生的认知层面,评价标准单一,尚未形成核心价值观践行层面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如果建立了相关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我们可以用指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大学生的践行行为和践行成果进行评估,并进行学分计算。通过评估指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行为产生正面的引导。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将中长期的践行目标分解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和月度目标等,持续地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对良好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对不良的行为进行负强化,通过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帮助大学生达成践行目标。

三、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合联动机制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需要一套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产学研培养、网络传媒教育等促进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联动机制和施行方式,使青年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多样化、体系化和可行化。

(一)拓展思想政治课实践环节,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

长期以来,思政课主要通过讲授法来熏陶、感染和唤起学生的价值意识。由于青少年只是被动的接受灌输式教育,不一定能促成价值认同和价值共识,因此必须开创应用性强的课程实践作为支撑,让学生在实践中接纳和认同核心价值体系,进而内化为价值行为。具体做法为:一是开创思想政治实践课,推行“核心价值观践行小组”,以5-10人为一组,完成价值观学习、价值观感悟与践行实例的PPT展示等模块任务,通过团体辅导来引领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重塑不良价值观。二是结合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实物展览等形式来讲解历史人物和革命先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事迹和品质,在其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使学生在参观实践中取得价值共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价值观践行的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最深厚的软实力,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并勉励青年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韩喜平,周颖,2016)。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渗透核心价值观。一方面通过举办“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和沉淀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宣扬者和倡导者;另一方面举办中华文化校园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的技能竞赛、兴趣活动和娱乐活动中,将价值观转化为文化认同和行为规范,为践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为践行价值观提供坚定的信念动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用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用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个体层面的价值诉求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张广乐,2018)。具体来讲,首先,建立职业生涯工作坊,结合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方式,帮助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职业目标定位和决策训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努力奋斗。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通过自主搜索访谈人物的相关事迹,自主思考采访问题,自身参与人物采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践行生涯人物的爱岗敬业精神,用劳模和榜样精神来激励学生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新时代的奋斗者。最后,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践行书”。践行书包括自我评估、环境和职业分析、职业目标、行动计划和总结反思五大模块。重在实践,贵在养成。学生需要将践行书中的计划付诸行动,这是价值理念与行动自觉相统一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了知行合一。

(四)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搭建核心价值观实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长期以来,核心价值观教育偏向于被动的灌输式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权。进入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培养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学生的培养需要通过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来构建一个资源平台和实践平台,形成“生产-学习-研究”的共享机制。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职业兼职、就业实习等方式与社会实际工作场景提前接触,学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将个人职业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实现人职匹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参与课题项目、进行科学研究等方式与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最大限度地展现个人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五)打造“价值观互动空间”,形成健康的共享空间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受到多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很多有关价值取向的想法,需要一个平台去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想法往往是不成熟的,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思想指导。打造“价值观互动空间”,有助于形成学生与教师随时随地双向互动的沟通渠道,便于及时激励、引导和监督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取向。“价值观互动空间”可以分为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两部分。学生使用线上虚拟空间接收教师布置的作業和任务,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此外,线上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核心价值观的背景知识、践行案例以及专家联系方式等。线下实体空间则主要用于开展后期的实践,包括师生的交流讨论、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反馈等,以解决线上空间无法解决的问题。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与激励评价平台,实现了价值观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实践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探索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推广、职业生涯规划、“产学研”协同培养、价值观互动空间平台搭建等“五位一体”的多元化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联动机制,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陈金龙.时代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9):97-104.

[2]柏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51-56.

[3]韩喜平,周颖.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思想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31-36.

[4]金伟,李宗良.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59-64.

[5]廖小琴.全球化场域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与建构[J].教学与研究,2015(04):12-20.

[6]屈彩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4):47-49.

[7]覃轶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4):56-60.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9]张广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7):131-134.

[10]邹绍清.论大数据嵌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战略契合及思维变革[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6):84-92.

猜你喜欢

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