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史学理论题的归类分析与探究

2019-09-10郑俊杰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史学史料历史

郑俊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公布引发了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讨论热潮,笔者认为历史教师不应仅将目光聚焦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还应关注为了实现这些核心素养而变化的新课程。从调整的课程内容结构看,高一新生入学后的历史学习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必修课程,恢复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习;第二阶段是选择性必修课程以专题史形式出现,将原来旧教材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文明板块,整合到高二一年完成;第三阶段是选修课程,涉及史学理论和历史的学习方法,这是新增内容。

高考是“指挥棒”,是高中教学评价最为重要的标尺,笔者结合2009年以来的全国卷高考题和各地自主命题,同时研究2018年历史考试大纲,不难发现,运用新的史料、史论、史观等,创设新情境考核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已成为命题重点,也提醒着备考的高三教师,应适当地为学生增加关于史学理论和历史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偽存真。而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

以下,笔者摘选高考全国卷原题和各地自主命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归类,来就史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探究。

一、辨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

历史史实是对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是客观的。但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则带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

(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本题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与历史叙述,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扰后判断出历史事实“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而李世民有疾和刘文静作战失利可能都只是新唐书中增加的主观解释。

(2017年全国Ⅲ卷第27题)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本题要求学生理解,通过一些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了解史学家对历史的论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与评判,并分析造成历史不同解释与评判的主要因素。

二、理解历史叙述和解释的主观性和多元化

历史认识论认为,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认识、记录、叙述、解释和评价却带有主观性,受立场、时代背景、认识历史的方法和角度(如史观等)、史料的多寡与选取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对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综合考察。

(2017年全国II卷第25题)《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本题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认识、记录、叙述、解释和评价却带有主观性,受立场、时代背景、认识历史的方法和角度、史料的多寡与选取等因素的影响。题中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的官修史书带有政治目的。

(2017年全国II卷第35题)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本题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根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体现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即时代观念对历史事实有不同的认识,这反映在后人对历史著作的再版修改上。

三、区分史料的类型与价值

傅斯年先生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 [2]他强调史学研究的重心是辨析史料和史料考证。

史料类型的划分有多重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史料可区分为不同种类。以史料的形式来划分,李剑鸣先生认为“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和数字化史料”。[3]傅斯年先生认为可以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也有学者称之为第一手史料或者原始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也称二手史料或者转手史料)。”[4]

就史料的价值而言,一般来说,实物史料比文字史料的价值更高,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比间接史料(二手史料)的价值更高,官修史书的真实性优于私家史书,离历史事件年代越近真实度越高……当然,这些判断标准都不是绝对的。比如官修史书由政府主导,政治性强,可信度反而受到影响。可见,影响史料价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史料来源、时代影响、个人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阅历等,以及对历史事件本身了解的程度等,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合理地分析、推理,并尽量将多种史料结合使用,互相参证,仔细甄别。

(2013年全国II卷高考第24题)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历史典籍和历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同样传说故事、文学作品也有一定价值。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研究者可资利用的重要史料。关于这一点,齐世荣先生曾指出,小说也可作为史料,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全貌或某一部分(道德标准、风气习惯等)”,能够“折射出真实的历史事件”[5]等等。

近几年来,全国卷的选择题,呈现出“远离教材”,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更侧重于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核心素养和史学理论知识来解题的能力,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四、运用史料进行史学的研究

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孤证不立和无证不信;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这是对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综合考察。

(2009年广东卷第26题)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表略)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这道2009年广东的主观题曾经在历年的考纲中多次出现,代表命题专家对这类史料解读和逻辑推理类题目的推崇,能较为综合地考察学生史料实证这一学科素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重要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掌握多种史料辨别分析和运用的方法,更为关键的是要涵养一种“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从历年试题命制的思路来看,无论是从史到论,还是论从史出,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实证性和逻辑性。

凡事预则立,全国卷的42 题是历来备受关注的命题改革试验田,也是学生史学理论和历史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道题目,2018年全国I卷继续保持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为依托,以开放式的设问,让学生提取小说情节,并概述和评价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这一历史现象,考查了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提醒我们,在高三的历史备考中,适当地为学生增加关于史学理论和历史学习方法的介绍,教会其辨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理解历史叙述和解释的主观性和多元化、区分史料的类型与价值、运用史料进行史学的研究,让其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和提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2][4]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36-276页。

[5]齐世荣:《谈小说的史料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史学史料历史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新、旧史学的更替
评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史学漫画馆
历史上的4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