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新变化 培养新素养

2019-09-10蔡苏瑜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部编本人教版历史

蔡苏瑜

2017年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階段学校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门科目正式启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开始为期三年的教材更换过渡期,在2019年,部编教材将全面覆盖义务教育全部阶段,原本义务教育机构所使用的多种形态教材将成为历史,而在这过程中,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其他版本教材与部编教材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过渡成为值得考量的问题。

一、对比教材内容的新变化

对比统编八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材料与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学材料,不难发现,统编八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进一步凸显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就中国历史所覆盖时间段加以延长,增加了中共十九大会议的具体内容。

二、例谈教材变化中蕴含的理念

(一)凸显了历史教学的权威性

1.在教材内容方面的差异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中,第九课内容为《改革开放》与部编本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及第九课《对外开放》相对应[1]。人教版教材中,改革开放的系列内容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而部编本教材中,将历史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化,同时引用了一定的史实资料加以验证。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材内容中,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增了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以及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史实资料。

另外,部编版教材修改定义了部分重大的历史事件,从更加科学的层面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历史评价。例如,在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中,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对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规定,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意义加以进一步明确,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对于全世界民主与和平的重要意义加以明确。这种科学评价与定性,为学生提供更正确的历史视角,对学生更好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对于史实材料的应用

统编教材更多地运用历史材料,凭借史实材料的支撑与例证效果而愈发凸显其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而言,其重要作用在于奠定学生的历史知识与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而在教学材料中,势必需要引用多种历史资料。在引用历史资料时,应当秉持客观性与公正性的态度,明确历史浪潮中个体的作用与影响,而不是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以偏概全地向历史资料赋予不必要的元素。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其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帮助培养初中学生基于基本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历史思维。部编本初中历史科目的教学目标,强调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历史时序,并结合具体的时间与空间因素,考察历史事物,并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明确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呈现方式,如图像、文本、图表、遗址、影像等,通过史学资料进一步提高其历史的观察与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具备从历史资料获得相应信息,明确史料的重要性,并形成历史意识,掌握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2]。

(二)凸显了历史教学的时序性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收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编排体系为基础,或以区域变化为主要脉络,或以时间变化为主要脉络。一般来说,历史教学中,历史时间轴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的前后脉络,而在历史教材的编排中,也应当以此为主要的编排脉络,遵循事件的发展顺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突出教材主题。比如,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仅仅包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这种课程内容仅仅介绍了两个孤立的历史元素,并没有突出历史教学的时间脉络。而部编本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强调了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与启发作用,分别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与十九大会议入手,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通过这方式,以时间为脉络,整合系列历史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同时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

(三)彰显了历史教学的价值观

1.统编本与人教版教材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差异。人教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价值等,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技能,具备初步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以课堂学习与课后活动为主,通过历史学习来培养学生对历史进程的感悟与体会。而部编本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关注于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历史教学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强调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念。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部编本教学材料更加注重文明史观,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这是与部编本教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继承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契合。通过这样的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及归属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3]。

2.部编本与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价值取向差异实例

部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对于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调整也充分体现了文明史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中,与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相比,突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与重要价值,强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通过对其意义与价值的突出帮助学生更好体会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国人民所起到的振奋与鼓舞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比如,部编本八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单元中增加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课,其中包含了“中国梦宏伟蓝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等内容,通过对“中国梦”这一理念的弘扬,以及党和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不断努力,调动学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祖国的认同感。另外,部编本教材更加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并大力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变化与提升,着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强调树立现代中国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培养初中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4]。

(四)突出了历史教学的时代感

历史教学与时事热点密不可分,每一个时事热点与重要时间节点,都是历史构成的最基本单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历史教学的时代性要求,无法向学生呈现近年来重要的时间节点与时事热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教版的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已经“过时了”。相对来说,部编本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则新增了许多时事热点,包括上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与十九大会议;中国梦的概念;“一带一路”战略布局;2015年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火箭军”的成立;“辽宁号”航空母舰的交接;解放军五大战区等。还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等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人物。部编本八年级历史教材强调历史知识与时事热点之间的联系,因此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相比更加具有时代性价值,既凸显了党和国家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又注重对于历史发展趋势的体现与反映,充分显现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并且新增了历史发展中最新出现的、初中学生应当掌握与理解的新的历史事件与时代概念,如党的十九大等内容[5]。

三、教学建议:培养与素养

(一)进一步落实教材精神,关注“以人为本”

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部编本),在基本理念方面,着重强调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回归教育本质,发挥历史的教育职能,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唯物史观。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帮助學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具有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能力,能够在对历史进行评述与判断过程中不断提高社会责任与民族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二)紧跟学术动态,合理解读教材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紧跟历史教学的学术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时代精神与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方面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材料合理解读。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编排思想上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更加注重历史教学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强调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材料的编排,更加侧重历史事实的作用与价值。二者各有侧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与效果。两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在对史实材料的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也会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历史校本教研开发

出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精神与历史认知能力的考量,应当充分结合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需求,进一步推进初中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在充分考量本校学生基本情况、考量本校历史教学的基本需求基础上,结合当地乡土历史,开发校本教材,让学生明白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进而充分运用自己身边的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能力与体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结语

相较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部编本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更加注重对于史实资料的应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并且充分结合了近几年的重要历史概念与时事热点,充分体现了历史教材编排的时代精神。在部编本教材逐渐取代各版教材的今天,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充分明确两种教学材料的异同,以便更好地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注释】

[1]汪雪梅:《浅谈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特点》,《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6年第6期。

[2]李思谊:《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对应欠缺问题举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5期。

[3]周莉:《对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思考——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2期。

[4]许伟:《部编本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及施教策略》,《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21期。

[5]董智华,严代君:《透析背景,把握特点,科学使用——浅析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求学》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部编本人教版历史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坚守与建构
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研究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