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趣童心”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探究

2019-09-10薛霞萍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童心策略探究

薛霞萍

【摘要】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根据地域特点和本园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本园幼儿“定制”的发展性课程;其不是固化的文本,不是园长的杰作,更不是教师实践残留下的痕迹,而是一种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幼儿随时迸发的灵感和时代赋予他们的实践和经验。

【关键词】园本课程;童心;策略探究

一、目标定位——从“有”到“优”

基于“纸的作品随处可见、纸的种类丰富多样”“挖掘地方资源、传承非遗文化、做好幼小衔接”“立足当前儿童本位、立足园所保教实际”等认识,园所提出了“纸趣童心 快乐生长”的理念,选择以“纸”为媒,构建“园本课程”这一主线,让幼儿通过欣赏、游戏、操作、展示等形式来促进自身的主动学习与发展,从而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意志品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从“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需要,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需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这三项实施价值考虑,把实施目标定位于“开发园本特色课程,培养创新善美儿童,提高教师教育观念,构建和谐育人文化”。

二、亮点举措——从“思”到“行”

1.“三议三线”式网格管理,培植课程体系

我园的“纸趣童心”园本课程,从“改善课程管理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实施、推进课程评价”五方面入手进行课程建设。

(1)落实课程“三议”制度

第一,课程计划交互审议。开学初,在制订年级组课程计划时,我园分析了现有课程计划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课程研究中心组成员对课程计划及“纸趣童心”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了交互审议,共同修订新的学期课程计划。

第二,课程预设集体审议。每月初,我园围绕“课程背景、目标设定、预设框架、资源利用”四方面进行班本化生成课程的集体审议;对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对班本课程的预设进行选择、策划、重组和创新,做好课程预设的诊断与把脉。

第三,课程组织跟踪审议。课程研究中心组成员在各班实施课程中,采用跟班调研、环境评估、活动开放等多元方式对班本课程进行跟踪审议;同时关注课程内容的平衡,关注领域的整合渗透,关注游戏、环境、家长工作与教学活动的联系,关注不同类型、不同组织形式活动的合理搭配,从而使“纸趣童心”课程更具有园本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实施课程“三线”管理

一线:实行“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完善组织架构

第一层:园长负责课程管理,把握课程发展方向,研究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第二层:课程研究中心组由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年级组长组成,负责课程研究与评价,对课程进行经验梳理与总结。第三层:各班教师团队负责课程执行研究,并负责课程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修改与完善。

“金字塔式”课程管理模式,实行自下而上的组织管理,既能把班级执行课程内容与要求的情况进行梳理,又能使课程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逐步完善。

二线:尝试“分组分层”管理模式,研磨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决定课程质量。我们在原有年级组、课题组、教研组三大纵向层级组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特长,分别组建了青培组、策划组和资源开发组三大横向项目组。人人参与,群策群力,我们尝试“骨干引领—教师亮相”的互动管理模式,发扬激励功能,发挥团队作用,合力研磨课程内容。

三线:开展“成果共享”管理模式,创新课程评价

我园每月末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程实施后的“成果共享”活动,以“课程实施沙龙”“课程经验交流”“课程头脑风暴”等形式,交流各班课程的组织实施与收获感悟。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结合幼儿发展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课程实施后把课程内容运用微信进行推送,让家长参与评价。多元课程评价,既优化了课程结构,又丰富了课程内容。

“三议三线”式网格管理,从顶层设计课程组织架构,从中层审议课程实施,从低层优化课程内容,最终培植出了一套符合园本实际的一主五辅“纸趣童心”园本课程体系。

2.“三给并举”式放权策略,激发课程活力

在课程建构中我们采取“放权”策略,赋予教师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行安排实施的时间、空间等权利,让教师成为实际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以达到提升幼儿园课程品质的管理效益。

(1)给教师安排一日活动的权利

面对班级课程权的下移,我们坚持“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保教不偏废”的原则,调整弹性作息时间,有效激活了教师规划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给教师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利

我们引导教师在关注本班幼儿兴趣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通过观察、解读幼儿,教师也锻炼了生成课程的能力。

(3)给教师创设教育环境的权利

我们追求“适当留白、师幼共商、根据进展、逐个替换、过程翔实、人人知晓”的课程环境,呈现师幼研究学习的过程轨迹,展示、提升、梳理幼儿的知识经验。

3.“三位一体”式项目推动,深化课程研究

“一体”是课程研究中心小组,“三位”是课题组、教研组和年级组,“三位”紧紧围绕“一体”开展以“项目管理—研究幼儿—执行课程—优化课程”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项目建设工程。

一位:课题组——“省市区课题的实践研究”。围绕纸艺特色的两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重点规划课题、一个区课题都通过了中期评估,为园本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明确了研究方向。

二位:教研组——“牵手联盟的推进研究”。我们有效利用集团联盟和跨区结对资源,借助外力推动发展,每月都对各联盟园、临区结对园进行“纸艺”专项活动开放与研讨,通过活动輻射特色化“纸趣童心”园本课程的影响力。

三位:年级组——“区域游戏的自主研究”。我们从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观察指导、行为分享”等方面,定期开展研讨,营造“班班开放,人人分享,个个参与”的共研互进氛围。

“三位一体”式项目推动,使“纸趣”园本课程不断得到优化和重构,课程无限接近幼儿的生长点,真正促进了幼儿的成长。

三、后续思考——从“优”到“精”

1.把握课程价值,塑造共同愿景

在实施“纸趣童心”园本课程中,除了架构“一主五辅”园本课程体系,我园还梳理出了“一、三、五、七”系列课程框架,即一套评价指标、三大目标体系、五种趣味学习方式、七大活动指导策略,整理出了“六个一”培训机制。后续,我们将对“纸趣童心”园本课程的层级化目标做进一步梳理,使课程建构有据可依,让“纸趣童心”课程真正促进每位幼儿整体、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2.修订课程规划,辐射研究成果

除了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反复推敲,研磨梳理外,我们还需要建立“纸趣童心”课程资源库,对“一主五辅”的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与整合。

带着追求与思考,我们努力前行在园本课程建设与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相信,所有的梦想始于追求,而实现梦想一定要付诸行动。我们愿成为幼儿的追随者、陪伴者和同行者,和幼儿共同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李爱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11):35-39.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童心策略探究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