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策略探究

2019-09-10李立新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教学评价

摘要:历史示意图是用文字和符号绘制直观、形象的图表,反映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绘制的历史示意图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具体表现在教师要指导学生厘清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思路,使其明确历史示意图的内容、类型和构成要素;要尊重个体发展,为学生制定历史示意图的评价标准,包括在内容上追求真实性、重点性、创造性,在画面上追求整洁,在辅助文字上追求清晰明了;要帮助学生掌握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步骤;同时,要重视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关键词:历史示意图;学生绘制;方法指导;教学评价

历史示意图是用文字和符号绘制直观、形象的图表,反映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历史示意图直观、形象的特点使其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中,学生绘制的历史示意图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并对学生绘制的历史示意图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指导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一、初步认知,指导学生厘清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思路

(一)明确历史示意图的内容

教师应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总结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内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有许多与历史示意图相关,如“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观念”“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设计表格,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简图”“通过填图,了解清代疆域的四至”“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绘制哥伦布开辟西欧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图,提高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等。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其所要绘制的历史示意图。

(二)归纳历史示意图的类型

教师要根据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内容,向学生解释历史示意图的类型。对于历史示意图,初中生有所了解但不熟悉,许多学生看到历史示意图后并不知道这些历史示意图有哪些类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向学生讲述历史示意图的分类——历史示意图大致分为疆域方位示意图、朝代顺序示意图、政权并立示意图、政治制度示意图、经济发展示意图、文化发展示意图、简笔画示意图等。学生知晓了历史示意图的类型后,就能够根据具体内容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三)总结历史示意图的构成要素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历史示意图的构成要素。比如,疆域方位示意图以中央政权的国号、都城为中心,绘制疆域的东南西北四至;朝代顺序示意图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并符合地理方位位置;政权并立示意图要符合地理方位,在政治关系上要显示出鼎立关系;政治制度示意图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经济发展示意图按照农业、手工业(工业)、商业分类,文化发展示意图按照科技、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分类,然后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简笔画示意图应根据历史知识的含义,用具体生动的绘画形象地排列位置,把知识进行分类、组合。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某一历史知识为中心,引导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学生逐步提升时空观念、历史知识基本线索、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尊重个体发展,为学生制定历史示意图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评价维度、表现水平的规定以及不同表现水平的实际样例。”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评价标准应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根据学生绘制的历史示意图,对学生的认真程度、搜集历史资料能力、创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内容标准

1.真实性

真实性是评价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基本标准。因为历史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离开了真实性,历史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同样,对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的评价,真实性居第一位。比如绘制“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评价维度就是三个政权的国号、首都、建立者以及宋辽之间的重要战略要地澶州等知识的准确性。

北宋时期的澶州城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城,在澶州之战时候,宋真宗在寇准的请求下来到了澶州的南城。之后,在寇准和高琼的压力下,宋真宗渡过黄河来到了澶州北城门楼,鼓舞了宋军将士,宋军将士一举击溃了辽军。在绘制澶州地理位置时,一定要准确,因为澶州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屏障。如果这条屏障被辽军攻破,就会让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北面无险可守,立国44年的北宋会变成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如果这条屏障没有被辽军践踏,北宋就可以获得长治久安。

有些学生把澶州的地理位置绘制到黄河北岸或者南岸,这些绘制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表现水平得到0分。事实上,北宋的澶州城以黄河为中心,包括南北两城,学生把澶州城绘制成地跨黄河两岸才是正确的,这样的表现水平得到满分。

2.重点性

关于重点性这一标准,示意图只要把重要内容绘制出来就可以,而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相关知识全部绘制出来。比如绘制“疆域示意图”,评价维度就是以中央政权的国号都城为中心,在地理上要符合地理方位位置。如“秦朝的疆域示意图”,中央绘制秦朝的国号秦朝,都城咸阳,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这样的表现水平得到满分。反之,学生不分重点与非重点,这样的表现水平要扣分。

3.创造性

创造性,是在知识不变的基础上,学生使用不同的图像,让历史从静态变为动态,展现历史的发展。这一原则是历史示意图设计教学评价的核心原则。由于各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经历不同,绘制出来的示意图千差万别。创造性是衡量学生构建历史示意图成功与失败的标准。抄袭前人的成果,没有个人的思考,不可能有创造性,这样的历史示意图很少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難懂的历史知识。

有学生绘制的“三国鼎立示意图”为三角形示意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代表了三国的地理空间位置、国家名称及与其对应的建立时间、格局地域都城、建立者,然后用箭头表示出他们实力相当、相互攻占的关系和势力均衡的实质(见图1)。这样的表现水平得到满分。

还有的学生以表格的形式绘制“三国鼎立示意图”(见表1)。这张表格反映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退回北方,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占领四川,孙权也退到长江中下游。天下三分,三个军阀势力相当,谁都没有能力统一天下。这样的表现水平得到满分。

学生绘制的两张示意图,采用的表现方法完全不同,但都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实质——三国实力相当、势力均衡,都表现出了创造性,提升了历史学科素养。

(二)画面标准

学生在绘制历史示意图时,有的会把画面绘制得比较整洁,每次绘制的历史示意图都是干干净净的;有的会把画面绘制得比较凌乱,每次画历史示意图都会把画面弄脏。画面整洁的,这一领域的评价可以得到满分;画面凌乱的,这一领域的评价要扣分甚至是零分。

(三)辅助文字标准

搭配示意图的辅助文字要清晰明了,换言之就是要少而精炼,要注意对历史知识的分类归纳、浓缩整理。否则,搭配示意图的文字会让历史知识变得更加抽象,影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生在绘制“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示意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教科书众多的历史现象按照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分类,然后用图形反映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农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反过来又加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在表现水平上,能够归纳出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发展事件者,可以得到及格的分数;能够归纳出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发展事件,并且能够绘制出农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繁荣者,可以得到良好分数;能够归纳出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发展事件,并且能够绘制出农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反过来又加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者,可以得到优秀分数。

学生在绘制“隋大运河示意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该图文字浓缩整理为:一帝(隋炀帝),二城(長安、洛阳),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南至余杭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

三、设计操作程序,帮助学生掌握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步骤

《课程标准》指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在具体规划示意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操作程序,引导学生积极联系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巩固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步骤。

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个绘制历史示意图的步骤。第一步,确定设计内容。根据不同类型的历史示意图,设计不同的构成要素,绘制出示意图的草图。第二步,对于绘制的草图,征求家长、同学、老师的意见。第三步,根据意见,学生修改示意图。

首先,家长是学生的长辈,又是学生的知己,理解学生的心理,但是其历史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家长主要对学生态度是否端正、画面是否干净给出建议。其次,学生对周围同学最为了解,同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同学的意见,可以采用小组评价的方法实施:把班级学生按照5~8人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的每个学生相互评价。这既是对学生小组评价的肯定与尊重,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最后,教师的意见最为重要,因为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能够较好地掌握课堂评价标准的内容,并能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四、根据学习成果,重视对学生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评价结果的解释,是通过评价方式和过程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出评价结论。”教师对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评价结果进行解释与反馈的时候,不但要关注学生课内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课外的努力,要坚持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教师在评价学生绘制的历史示意图时,要引导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不应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的实践,更重要的是课下也要进行实践、积极练习。

对于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评价结果的解释,要重视反映学生自主发展以及自信心的建立;要重视反映学生的学习成就;要重视反映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要关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方法使用、语言表达;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知识能力的掌握很重要,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更加重要,且对这些方面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通过对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反映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正确的要及时表扬;错误的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比如绘制历史示意图的画面,有些学生绘制的画面比较凌乱,原因可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也可能是绘制方法错误,教师应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具体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学习经验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激发学习的内驱力,积极参与学习。

总之,对学生绘制历史示意图进行教学指导和评价于教学实践而言非常重要,它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为学生理解历史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种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李立新.部编义务教育《中国历史》中的问题商榷[J].教学与管理,2018(9).

[3]刘晓兵.绘制线条示意图是把握历史脉络的有效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3(2).

[4]刘念.浅谈借助示意图渗透唯物史观素养的有效应用——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第三分册《戊戌变法》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8).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教学评价
论学校工作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文言文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