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9-09-10陈华忠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陈华忠

摘要: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对数学学科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丰富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练习,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教学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其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白板以及微课进行辅助教学,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突破口,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多媒体手段的利用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预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情境的创设在一节课中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四年级的“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张统计图,图上显示的是四名学生收集水瓶的情况: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题目中要求的是“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水瓶?”这道题的做法不止一种,可以是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课上,我请两名学生分别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电子白板上,并且要向全班学生汇报解题思路,还要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这么一来,学生不仅对这道题目掌握得很到位,而且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体会到了当小老师的感觉,他们觉得这样非常有趣。这样,就真正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因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而变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了。

在教学“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首先,在画面上出示一个角,然后动态展示角两边延长的过程,让学生先观察,后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角的两边慢慢变长了,但是角的大小没有变。接着,再动态展示把角的两边慢慢缩短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后小组再次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然后,用课件再次动态展示把角的一边固定,把角的另一边叉开,把角的两边拉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从而理解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系。这样,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动态展示,使原本静态的、生硬的内容鲜活起来,使课堂生动了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了起来,从而突破了数学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要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一)让数学教学具有形象性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适当运用白板中的放大镜和聚光灯功能,能够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问:“小朋友们喜欢逛超市吗?昨天老师在超市逛了一圈,拍了一些照片。你们想看看老师都买了些什么吗?”然后,用白板出示图片,图片中显示,所选商品的价格不同,有些是整数,有些是小数。接着,教师又提问:“你能将这些标价牌上的数进行分类吗?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分类。”教师指定学生用白板笔移动图片,将图片按整数和小数分成两类。这时,采用白板的聚光灯或放大镜功能,将聚光灯投放到小数或者将屏幕中的小数用放大镜功能放大,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小数中,从而直观地对小数有了认识。在白板出示图片、数据后,可以用白板笔自由移动它们,从而能让学生很直观地进行分类。再加上放大镜功能和聚光灯功能的使用,学生不但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分辨出了整数与小数的不同,而且唤醒了有意注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让数学教学具有灵活性

将学生的作品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到屏幕上,同时对多个学生的成果进行对比,不仅能大大缩短展示作品的时间,还能根据学生的实时回答灵活地做标注,这是教学白板的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功能。

在教學“平行与垂直”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想象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有哪些种图形,并把这些图形用直线画在自己的白纸上。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精选学生的作品,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手机拍照,及时上传到屏幕上。这样,既能够及时生成为学生的课堂资源,又避免了以往在黑板上画图耗费大量时间的做法,大大提高了效率。此外,在屏幕上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适当的批注和讲解,还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

(三)让数学教学具有互动性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信息量大,动感性强,能以“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的不同想法:有的把圆变成了长方形,有的变成了三角形。这样,就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变”成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在课件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了解到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了新的启示,形成了新的认识、新的经验,达到了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练习

数学课堂练习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一)让练习生动形象

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所蕴含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元素与数学课堂练习相结合,能够使课堂练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之后,练习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我设计了男生女生找旋转现象的PK赛,学生热情高涨,在竞赛的紧张气氛中练习了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在带有游戏性的练习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自我,展示本堂课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能够让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互动。

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可以让静态的课堂练习动起来,让抽象的课堂练习变得生动形象,让呆板的课堂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让枯燥的课堂练习充满趣味性,让学生拥有自己感兴趣的课堂并从中获益。

(二)让练习呈现层次

数学课堂中的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潜能生吃得了,也要让中等生吃得好,还要让学优生吃得饱,让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除了要有针对性、层次性以及拓展性外,还应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出示基本的练习题,变式的练习题,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出示一些具有选择性的题目,以满足中等生与学优生的需求;同时,也应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同一题上进行随意的增减、合理的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四边形的分类”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四边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在课堂练习中我利用flash动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练习图。A点是动点,让学生移动A点,然后操作flash动画,连接AB、AC,形成四边形。

提示:先说出你想要的四边形,再移动A点,通过上题的练习,想要得到一个梯形,你发现A点的位置规律了吗?

这样练习一题多解,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答案,同时,学生的参与面也广,每位学生都能很容易地说出答案,每学生的答案又不一样,看似一题却胜似百题。它既能考察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优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使课堂练习呈现层次性。

(三)让练习更有趣味

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设计课堂练习,目的之一是能使学生“乐学乐做”。因此,在课堂练习时,可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练习素材,增添练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一年级“加法的初步认识” 一课之后,在练习环节时可以设计一道题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示:“电线杆上5只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讲话”,并配上音乐来强化氛围:“此时,又飞来了3只小鸟搭在同一个电线杠上,现在有几只小鸟?”让学生独自思考并列式计算。此时,音乐未停,小鸟还是一样的叽叽喳喳,课堂上热闹非凡。所以,合理地借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能让练习更有趣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梁玉玲.小學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J]. 科技创新导报,2014.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