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生命自觉 践行“责任教育”

2019-09-10王雪洁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责任感责任

王雪洁

德育乃教育之基石。作为一所有着近七十年历史的学校,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秉承“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的办学理念。为实现“让每个学生高品质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导下,经过多年探索,学校逐步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责任教育为特色项目”的办学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责任教育”的内涵

(一)对“责任教育”的思考和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责任担当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二)“责任教育”的总体目标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通过“责任教育”使全校师生树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意识,使教师具备“爱生和群,笃志精进,博学雅行,守正出新”的责任风范,使学生具有“爱人爱己,和善和美,博学博容,雅言雅行”的责任品质,使全体师生具有“责任驻我心,世界任我行”的心胸,最终达到“做负责任的一〇一人”的总体目标。

(三)“责任教育”的具体目标及内容

为了使“责任教育”的总体目标能够落到实处,我们还分年级、分层次制定了具体目标,让教育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细化。我们将礼仪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自管习惯、学习习惯、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分解为不同的训练点,以“三字经”的形式,“自助式菜单”的方式提出并呈现给学生。这一举措让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方向,让师生奋发努力有了动力,更让“责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了可操作性。

二、“责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营造“责任教育”氛围,宣传学校办学特色

首先,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标语屏、橱窗、文化墙等“阵地”宣传“责任教育”内容。其次,通过教师研讨、国旗下演讲、校领导宣讲、组织班会等形式,向师生宣讲“责任教育”内涵。第三,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网络、家长会等形式,处处宣传学校的“责任教育”,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责任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责任判断能力和责任行为水平。在学校和班级事务管理上,采用岗位定编制、岗位责任制、岗位轮换制、全员负责制,让学生自主定编上岗。

在学校层面的管理上,校学生会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工作,策划主持学生的各项活动。学生会工作要做到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评价,这充分发挥了学生会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班级层面的管理上,推行“班级全员岗位责任制”。在班级里,班主任大胆“放权”,引导学生走上责任的舞台,使其由听众变成演员,由配角变成主角。组织学生讨论班级有哪些责任需要大家去承担,然后将各项责任列成表格张贴,再由学生自主认领,让学生成为事事有人做的“管事人”,人人有事做的“忙碌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对培养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精心打造课程体系,使“责任教育”主题化、课程化

1.确定月份“责任教育”主题,使“责任教育”主题系列化

三月份的主题是“环保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四月份的主题是“悦读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五、六月份的主题是“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九月份的主题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从礼仪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十月份的主题是“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家乡、孝敬父母、热爱学校的情感。十一月份的主题是“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重信誉、讲诚信的良好习惯。十二月份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自救教育”,通过具体的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2.精心打造八大校本课程,使“责任教育”课程化

八大“责任教育”校本课程包括:《开学课程》《班会课程》《升旗课程》《反思课程》《桑梓课程》《中华寻根课程》《生活课程》《毕业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开设从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能力。

开学课程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班主任在开学前(召集日)通知学生及家长共同做好学期计划;第二部分,精心设计、科学规划,上好“开学第一课”;第三部分,精心组织、丰富内容,办好“开学典礼”。

班会课程:围绕我校责任教育总体目標,根据三个年段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召开不同主题的责任教育主题班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事、谈同学之间的事、谈与父母、老师之间的事,从小处着眼、细节着手,着力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班会的实效性和目的性。

反思课程,包括“早日省暨站姿训练”和每周五第八节的“德育反思课”。早日省暨站姿训练主要包括集合站姿、日省引导语、主题教育宣讲、集合进教室等内容。学校将每周五第八节课固定为德育反思课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每月主题教育内容及一周时间内的综合表现,从自评、组评、教师评等环节对自己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进行反思。

升旗课程:为丰富升旗仪式内容,创新升旗仪式形式,完善升旗课程体系,使升旗仪式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责任教育”有效载体,每学期学校根据月份责任教育主题并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节点,制定学期升旗计划,利用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桑梓课程: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文化和革命先烈为解放家乡做出的丰功伟绩,参观家乡的风景旅游区,在体验、感知中领悟家乡的美好。参观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激发爱国热情,树立家国情怀。

中华寻根课程:以探寻中华文化的诞生、传承、交融为主题,以祖国的“大江南北”为课堂,以冬令营、夏令营等研学形式,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乡,在行走中用身体与心灵去感受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极为學生搭设实践的舞台,营造体验的空间。

生活课程,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从严格的日常管理中体现“文明无小事,生活即教育”的课程内涵。生活课程主要包括文明就餐、文明如厕,文明环保三方面内容。

毕业课程,具体内容有制作毕业手册、百日誓师大会、初中生活最后一次(升旗、大课间、一节课)、毕业生留给母校的赠言、毕业典礼仪式。

三、“责任教育”中的评价与激励

(一)用多元评价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学校将评价理念确定为绿色评价,坚持在评价中生长主体意识,生成主体能力,升华主体人格。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责任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其他同学综合或单一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德育的结构、教师的作用及一些成长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的时间有日评、周评、月评。评价的方式有自评、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教师给予学生“话语权”,实际上也就给了学生一份责任。

(二)用分层评选激励学生进步

评选分层次进行,班级内每月评选出“礼仪海娃”“守纪海娃”“环保海娃”“乐学海娃”若干名并在荣誉墙进行展示;每学期每班评选出2~3名校级“校级负责任小海娃”参加校级表奖。各年级每月评比出若干名“雅言雅行规范班”“示范班”,通过授旗的形式进行全校表奖,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用手册记录学生的成长

我们精心编制了《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通过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评价管理,逐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及时把美好珍藏、将“新鲜”保存,使短暂变成永久,虽然记录的时间跨度不大,事情不多,但那美好的感觉有可能伴随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那铿锵的誓言有可能会影响其一生。

伴随着“责任教育”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学校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日渐丰富,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大连市一〇一中学的“责任教育”之花已经绽放,“成长不是衣服越来越小,裤子越来越短,而是心随着梦想与责任越来越大。”走在“责任教育”的探索之路上,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丰富“责任教育”内涵,不断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为培育更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责任感责任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感等2则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