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团队在区域心理教研工作坊中的应用实践

2019-09-10贾瑛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应用实践

贾瑛

摘   要:反思团队是后现代心理疗法之一,它不仅以完整严谨的流程,营造出一种共享的對话氛围,而且通过共同探寻的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反思团队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可在系统学习反思团队理论的基础上,以区域心理教研工作坊活动为例,讨论反思团队在学生成长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反思团队;心理教研工作坊;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7-0020-04

反思团队是上世纪70年代由挪威精神科医生汤姆·安德森(Tom Andersen)为首的团队,在精神科领域发展出的心理疗法。它与合作对话、焦点解决、叙事治疗并列于后现代范畴的主流心理疗法的大伞之下。反思团队作为后现代心理学流派颇具特色的临床实践,体现了后现代的独特方法。它透过邀请参与者一起公开化、共创式的自然表述,以独特视角、多元声音的对话过程,让参与者通过由内而外的自然生成和自由回应,打破独白的界限,跨越语言的框架,从而创造出平等、尊重、容纳、共享的对话氛围,并激发出参与者的独特智慧。与此同时,它能凝聚集体的潜能,生成更加丰富和宽广的空间。因此,反思团队成为人们在平等、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探寻的方式来探索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致力于提供更符合个案需要的咨询和治疗服务,而且也广泛应用于企业、教育、医疗、社区、督导、组织咨询、教练等不同领域。

在教育领域,苏珊史文于20世纪80年代将反思团队运用到校园,从而打破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围墙,让“情绪困扰”的学生有机会发声,使得问题故事变成了可解决的充满希望的故事。

目前,石家庄市新华区教研室在系统学习反思团队理论的基础上,把反思团队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学生层面,用于解决学生共有的难题,如学习方法的探索、学习状态的调整、青春期异性交往、网络上瘾、亲子关系等各个方面;在教师层面,用于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班干部的培训、班主任的培训、教师的职业倦怠、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提升等;在学校层面,用于培训中层干部、解决校方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能感、开展学校管理、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等。

一、反思团队工作坊活动探索实践

以中高考考前辅导为例。临近中高考,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前的学习效果,而此时的教师、家长、学生都难免会生出一些焦虑和慌乱的情绪来。因此,对于专兼职心理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考前辅导,安排好辅导内容、辅导时间、辅导形式等,都将是最重要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借助反思团队这种独特的形式,展开了别开生面的主题教研活动。

(一)确定主题

中高考考前团体心理辅导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学生。

(二)确定主持人

请有团体带领经验的教师做本次反思团队的主持人,并需熟知反思团队操作流程。

(三)活动流程

1.主持人讲解关于反思团队的理念和注意事项。首先,反思团队秉承的理念是当个人或家庭(团体、 单位)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惑时,通过团队成员每一个人的参与、表达、分享,让每个人的发声都能够得到尊重。这些声音像云朵一样在一个空间里“流动和碰撞”,从而生成新的想法和感受,使问题不再是问题。其次,反思而非反省。反思是根据当前的情境和交流的内容,瞬间在人的内心生成出来的新想法,此时,每个参与者都会有一种顿悟或欣喜的感觉,从而形成创新的思路。而反省则是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去思考做事情的过程和成败得失的原因,常常沉浸在自责和内疚中。因此,反思团队中的反思内涵绝不同于反省。具体表现为:

反思,首先要心静下来,让注意力专注于当下,在倾听别人说话的同时,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不评判、不固着,随着自己想法的流动,对新想法的出现保持敏感并及时捕捉,这是一个“双重聆听”的过程。反思团队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别人永远都无法指导对方的生活。同时,它认为,语言建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语言的边界就是一个人世界的边界。所以,团队成员要在生活中不断练习,让自己的语言精炼、精致、精准,从而使“听”和“说”在同一个空间实现自然的流动,进而实现从外部聆听到内部聆听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反思团队能给我们带来自主反思和自我觉察的机会,以及开放的、积极的、瞬间变化的视角,关注例外的能力,训练看到“闪光点”的眼睛和能“听懂”倾诉的耳朵。

2.团体破冰。破冰活动要根据本次反思团队的目标来设置,包括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依据目标自由选择。比如,给初三年级学生做反思团队,我们采用了“身体写名字”的方法。即用身体的三个部位,手指、手肘、膝盖书写自己的名字,并大声向自己问好,这是在利用身体运动、身体解放的方式,带动学生思维的运转,进而为反思团队的积极工作做好身心的铺垫。

3.呈现四轮问题。具体包括:(1)问题具体化。你在中高考考前团体辅导中遇到哪些困惑?(2)看到经验和资源。在中高考考前辅导中,你曾经有过哪些成功的事情和经验?(3)反思梳理资源。从这些成功的事情和经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4)生成新视角,指向未来,落实行动。当你看到自己的做法以及大家的做法后,再回头看看你在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有什么新的想法生成,打算如何做?

4.分组活动。除主持人和观察员之外,每小组5~6名同学,由一名小组内的同学负责计时,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其过程是: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四个问题逐一呈现,每轮研讨一个问题,根据活动实际需要,规定每人限时发言1(或2)分钟,主持人负责小组全体成员发言总计时(小组成员5人,总计时5或10分钟),在小组人数不一的时候,按照人数多的小组,计算每一轮发言需要的总时间。每轮小组发言结束后,每个反思团队的记录人员(或推荐一名成员)做团队总结分享展示,限时发言。

(1)分组活动时,遵守规程。①守时。计时员的表到时要发出声音,让小组成员听到。②秩序。按照顺时针顺序發言。要求在有人发言时,其他人需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空间。③关注自己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内在想法的变化。④发言时用“我”而不用“我们”。(2)分享分组活动过程中的感悟。反思团队活动中,首先邀请参与教师,思考自己以往的考前辅导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困惑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尽量多地列举自己在参与团队辅导工作以来所面临的问题。

5.反馈整理环节。观察员在每轮团队分享展示结束后,要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如实进行整理反馈,做到观察而不评判、陈述而不论证、归纳而不提升。其他小组成员在听到观察员的反馈之后,可以进行反馈后的反馈发言。活动结束后,每一个人都会在心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从而生成自己对问题的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反思团队活动,可以改变过去固着的、负面的想法,并在思维的碰撞和加工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认知,加速问题的消融。与此同时,参与活动的教师也因为帮助学生排解了思想的困扰而如释重负。

二、反思团队工作前的准备

反思团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准备:明确工作目标与设置有效问题。

(一)明确工作目标,需要提前筛选并确定活动议题

明确筛选议题的原则:议题从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来,源于对共性问题的解决需求;议题要有清晰解决问题的意图和要实现的目标;议题要具体,是朝向而不是远离,是替代和超越问题,而不是被问题所捆绑;议题的解决要具有可行性,通过自己或团体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如,本次反思团队的议题确定为“中高考考前团体心理辅导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学生”。此活动的目标是要提升学校心理专业教师考前团体辅导的有效性,并为学生提供高质有效的考前服务。这一议题的选择,源于中高考前学生和专业心理教师的工作需求而定。再如,心理教研工作坊活动的其他议题“如何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如何实施”“起始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等,都需要做明确的议题筛选以及预设清晰的、可实现的目标。

(二)四轮问题设计,要提前反复推敲研磨

四轮问题的设计原则:问题设置是要引发学生对自己经验的思考,而非只有yes 或no ;问题设置要引发学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而非做检讨;问题设置要让学生把人和问题分开,而不是把人和问题纠缠在一起;问题设置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从具体事件,到一般规律,从看到资源,到指向未来、落实行动;问题设置需是正向积极的、符合后现代哲学理念的,不可大而空,要关注细节,将其具体化;语言表达要使用日常用语,少用抽象语言和专业术语。比如,“如何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反思团队活动的四轮问题设置如下:1.你在专业成长的路上,遇到了那些具体的挑战和困境?(问题具体化)2.到目前为止,在这条专业的路上行走,带给了你什么体会和收获?(看到资源)3.假如有一天,你的专业成长达到了你希望的样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展望未来并具体化。)4.为实现你在专业上希望的那个样子,你觉得当下最需要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落实行动)

三、反思团队工作坊实践效果启示

(一)理念新颖,提升自我效能

反思团队以人为本,时时刻刻把人放在心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自身的自我效能提升。通过团队成员平等的参与、表达和分享生成新的想法。同时,每个人的思想又可以通过观察员反馈得到强化和认同,从而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反思团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核心精神,即来访者都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要运用好奇、欣赏、探询、对话、理解的合作精神和反思态度,鼓励成员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自我生活的主人,并拥有丰富的心理资源和有待于挖掘的潜能。

(二)角色转变,促成多元思维

反思团队,既是一种工作形式,又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主持人成为聆听者;教导者成为对话的伙伴;研究问题的专家转变为共同探索问题的朋友。其本质意义是,被问题束缚的人,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负面情绪持有者,成为正能量的激励者。在反思团队中,大家一起公开化、共创式地交流经验,享受以个人视角、多元发声的对话过程打破独白的局限、逾越限定的框架、促成思维的多元、激发参与者的独特智慧、凝聚群体的多方力量,从而生成丰富而广阔的问题解决思路。

(三)过程严谨,训练专注缜密

主持人在分组后,确定计时员、记录员和观察员,需紧紧围绕中高考考前辅导的研讨主题,以考前辅导的困惑、已有经验和自身资源、发现的规律、生成的新想法以及体验的新视角等为内容,循序渐进地展开成员计时发言、记录员限时反馈、观察员限时汇报等活动。

(四)收获丰硕,带来深刻体验

反思团队工作坊活动,挖掘了参与教师的潜能,既让教师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广阔思路,看到了自身蕴藏的多方面强大的能量,又看到了反思团队这种教研形式的内涵价值带给参与者的全方位、全感官的深刻体验。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即是我的世界的边界。我不按照既定的思维顺序去思维,因为那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折磨。我们永远跳不出自己的框,因为我们语言的局限性,逻辑也是这样。”反思团队的实践,通过打破语言的局限、自身逻辑的局限,邀请参与者发出多元化的声音,从而实现更平等、多元、共享的对话过程,并通过彼此聆听、反思、探索、回应的过程,达成对问题的共识。

参考文献:

[1]贺琳·安德森.合作取向治疗[M].周和君,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10.

[2]琳达·梅特卡夫.高效教师: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M].钟爱芳,李晓莉,张春红,译.宁波:宁波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应用实践
浅谈高中体育分层训练法的运用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