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不除余邪, 冬令白进补

2019-09-10车翀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冬令中脘气滞

车翀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天地之间四季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应,人体也有相应的特点。冬三月万物蛰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保养、封藏、积蓄精微物质的最佳时机,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冬季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调理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膏滋药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民间流传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然而有些人冬补效果不明显,甚至越补越不舒服,这是因为在秋天的时候,我们没有调整好身体,在冬季贸然进补会让身体吃不消,即使吃得消,进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秋季如何调整机体来为冬补做铺垫呢?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声生教授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会逐渐减弱,难免会产生一些病理产物,所以老年人多是虚实夹杂的体质,只有先祛除体内的邪气,再用补法,才能达到效果。

那么,有哪些症状的人群在进补前需要先进行祛邪呢?

人体在代谢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湿邪的痕迹,秋季容易形成湿气熏蒸的环境,老年人脾胃功能比较差,运化水湿的能力就弱了,祛湿功能也就会变弱,湿气就容易潜伏在体内,成为一种致病因素。

专家告诉我们,很多老年人都有脾虚夹湿的问题,这类人冬季进补前要先解决湿邪的问题,否则直接进补不但不能补养身体,还会加重脾的负担,进一步加重脾虚的症状,不仅无法达到进补的效果,还会诱发多种疾病。

张主任告诉我们,这类人群在冬补前可以喝一点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薏米粥调理。用一半生薏米,加一半炒薏米,再加上些大米共同熬粥。炒薏米重在健脾,生薏米重在除湿,二者合用效果最佳。

制作炒薏米时,先准备一个铁锅,不放油,开小火,随后将生薏米放进锅里,用铲子不停搅拌,待薏米局部变成金黄色即可关火,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冬令之前,喝薏米粥2个星期左右,可以使你的状态得到一定的恢复。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有赖于气机的推动,当出现脾虚后,推动气的功能减弱,气机运行不畅,便易形成气滞,出现胃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脾虚气滞的人冬季不宜直接进补,补品大都滋润、厚腻,需要较好的脾胃功能去运化、消化它,如果本身脾虚存在气滞,盲目进补将加重胃肠负担,诱发多种问题。冬季进补前,首先需要运脾导滞,解决了气滞的问题才能进补。针对有这类问题的人,专家给出了一套解决问题的组合拳来破解脾虚气滞,这便是按中脘、敲肝经、吃“二豆”。

张主任建议,脾虚气滞人群,平时可以每天按中脘穴2分钟,然后再用空心掌拍打肝经。中脘穴是胃之募穴,所谓募穴是指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胃的脏腑之气在胸腹部便汇聚于中脘穴,按揉刺激中脘穴对于调理脾胃气机十分有效。另外,中脘穴也是八会穴中的腑会,八会穴是指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之精气所会合于体表相应部位的8个重要穴位,作为腑会的中脘穴对属于腑的胃有格外好的治疗效果,不难理解,正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这双重身份,让中脘穴成为治疗胃病的要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针刺中脘可使胃与空肠蠕动增强,使幽门开放并缓解幽门痉挛,增加肠鸣音。

拍打肝经则可以起到疏肝理气导滞的作用,胃气以降为顺,拍打肝经理气导滞对于调理胃肠气机大有益处。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取穴时让患者俯卧,患者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自己取穴时找到自己的前正中线,取肚脐上五横指处即可。

【】每天用手指指腹以中等力度按揉中脘穴2分钟。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上行小腿内侧,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

【】用空心掌从下往上拍打。

张主任推荐的二豆是两种常见的食材,均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它们便是扁豆与刀豆。还带来了一道菜,适宜脾虚气滞人群食用,这道菜是由扁豆和刀豆做成的。扁豆与刀豆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其中扁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刀豆亦归经于脾经、胃经,味甘性温,有温中、下气、止呃的功效。临床中,治疗脾胃虚证时常会用到扁豆,而刀豆则多用于脾胃实证的治疗。

【】刀豆一定熟透了再吃,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通常,我们做菜时多将刀豆或扁豆单独烹炒,张主任建议我们可以同时烹炒刀豆与扁豆,使一道菜品同时具有理气与健脾的功效,美味又健康。

有些人既怕冷又怕热,平日吃完东西一会儿就饿了,还经常长口疮,但是吃了凉的肚子又不舒服,甚至会拉肚子,张主任告诉我们,这类人大都有脾寒胃热的问题,冬季同样不能直接进补。

专家介绍了一杯代茶饮,适合有脾寒胃热,症状较轻的人喝。

【】炙黄芪6克、芦根6克、炙甘草3克

【】黄芪是补气佳品,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温补脾气的功力甚强;芦根性寒,味甘,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止呕除烦的功效,能很好地祛除胃热,降逆和胃。炙甘草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氣、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本身对改善脾虚胃热有益,更能调和芦根、黄芪的药性,使三药调和,共同发挥温脾散寒、清热生津、调胃和中的功效。

【专家提醒】上面的克数为一天的服用量,可以反复冲泡。喝2周左右多可出现较好的调理效果,如果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请到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调理。

猜你喜欢

冬令中脘气滞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冬令时节科学进补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俄三成民众要求恢复冬令时
取消冬令时在俄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