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视域下的小学作文及教学策略

2019-09-10侯俊杰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侯俊杰

【摘要】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直被诟病,但也有破解之道: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设计个性化的作文命题、开展个性化的作文指导、实施个性化的写作评价、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品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个性化作文及教学。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常规策略

1.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倡导和实施小学生语文的个性化写作,教师就需要树立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说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充分展现其个性的写作,促进其全面发展。

2.设计个性化的作文命题

不好的作文题目会忽略写作者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命题,还暗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写作,长此以往,会导致小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特征。面对当前作文命题缺乏培养学生个性因素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学生的作文命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只有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触动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言可发;二是学生的作文命题应该有较大的开阔空间,以给学生留下自主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充足的空间内自由选择,发挥自己的长处。

3.开展个性化的作文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模式化的作文指导,给学生固定的选择范围、固定的写作角度,导致作文有很大的共性。因此,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指导,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单独指导,以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实现学生的个性写作。

4.实施个性化的写作评价

评价是指挥棒,基于个性的写作评价方能导引个性写作。因此,评价不是一个僵化的模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评价标准应因训练目的而异,评价角度应因文而异,评价语气应因人而异。

5.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品质

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驱力,驱使学生逐步扩展写作思路,从而尽量避免雷同,使作文充满个性与创新性。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才会使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这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想象力对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想象是超越直接经验的,可以将现实与理想相结合;是超过时空的,可以让思维随意翱翔。

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个性化作文及教学

为什么优秀传统文化能解决作文个性化缺失问题呢?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优秀传统文化能促進人的发展及其个性修养的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而不同”与创新精神。

古人之所以主张“厚积薄发”,是因为他们早就意识到,读书写作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得练好“童子功”,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只有“胸藏万汇”,才能“凭吞吐”,而后才能“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腹有诗书”,才能“气自华”……

事实也的确如此。诗仙李白自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在自己的诗文中,常常信手拈来,自如地引经据典,说明他确有深厚的读书根基。史学家司马迁7岁时,145首国风倒背如流,10岁时,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遍读史书。

作家宗璞5岁开始上学,父亲冯友兰每天都会给她选一些诗词,并且要求她早晨在母亲床前背诵完毕再去上学。这对宗璞先生以后的创作影响深远,以诗入文成了宗璞作品的特色之一,而诗词也成了她的终身伴侣。

古典诗词对王蒙影响最为深刻。童年时期,王蒙最爱读《唐诗三百首》,虽然读不懂内容,但是诗词的韵律美着实令他着迷,久而久之,王蒙能够作一些简单的打油诗。“千里追风谁能匹,长途跋涉不觉劳,只因伯乐无从觅,化作神龙上九霄。”童年的阅读激发了王蒙对文字的热爱。

作家二月河6岁的时候,被同学的《西游记》小画本深深吸引。父亲看他太喜爱《西游记》,就给他买了原著以便阅读。《西游记》使他养成了活泼跳脱的思维习惯。活泼生动的语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也对二月河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古到今,无数饱学之士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以致他们能妙笔生花,创作出无数名篇佳作,有的作品不仅仅是“领异标新二月花”,更是“千古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乃至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

如今,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且自然地表现在其习作上。“我的语文老师姓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柳,遇见他,我的人生都亮了。”“我的英语老师姓赵,‘燕赵多佳人’的赵,佳人爱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让我们如沐春风兮。”“‘何仙姑’虽然数学好,但是让他‘名扬四方’的,无非是他的‘何氏娇喘’了。每次上完体育课,‘何仙姑’都会一副‘累坏臣妾了,你们来给我捶捶腰’的模样……你可千万不要认为‘何仙姑’是一个女生,其实,他是一个内柔外刚的‘美男子’啊!”“有一天我向妈妈要钱,妈妈不答应,说:那是木排下水——不成(沉)。我的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我虽然是班上的劳动委员,但平时分配劳动任务,都是老师定,我不过是月下提灯——虚挂名(明)。”“我们的班长很聪明,就像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今天大家的发言,也算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我上课很少发言,今天算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她的声音细细的、柔柔的,给人一种‘为有暗香来’的感觉。”

可见,教师应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应用于个性化写作教学中,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点亮学生个性化写作。首先,教师应提高作文的教学能力;其次,基于传统文化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再次,在传统文化中厚积薄发;最后,在传统文学个性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光说不练假把式。”教师要从问题出发,追根溯源,而后抓住作文的本质、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学生的个性本质,找出其规律和内在的关联,并以大量的传统文化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这是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实践领域,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去探索。

【参考文献】

蔡京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现状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7(30):285.

于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研究[J].教育,2017(34):38.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