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路径

2019-09-10屈彬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发展路径高中生

屈彬

【摘要】现如今,在高中教学中,核心素养被广泛关注,但是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之间还存在着差异性,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监督都与核心素养的标准存在着模糊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差异,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困惑,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厘清核心素质和综合素质评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发展路径

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宗旨的素质教育的教育体系。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也被社会大众重点关注。核心素质与综合素质评价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所以,在提出核心素养之后,我们需要厘清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途径。

一、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差异

在人的全面发展方向上,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都做出了阐述。但是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将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之间的不同之处分门别类,厘清差异,可以为高中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1.内容差异

学生核心素养,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质》在遵守着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的要求下,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如下: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发表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具体针对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观测、记档、总结,重点观察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对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一些,其对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和学习能力做了详细的描述,显示出了发展性和未来性。而综合素质评价是详细并准确地记录学生的成长情况和过程中的优秀表现,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具有时间效力性。

2.“地位”的差异

其实就地位来说,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两者无高低之分,只是在关注层面上不一致。现在,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和高考挂钩,已经是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所以不可避免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要关注点。但是核心素养并没有和考试相联系,它只是指示了学校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的实践性目标。综合素质评价是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具体表现,也是提升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力和载体;核心素养则是素质教育的实践性表现,深化和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惑

综合素质评价不同于核心素养的单独评价,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进行是现阶段各个普通高中学校所面临的困惑。

1.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不明确

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对未来社会能否适应。这一价值理念是如今教育领域所迫切需要的,也是人民大众对于学生的期待。但是,当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之后,也给高中学校带来了许多烦恼和难题,具体表现在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冲击。

第一,学校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处理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的关系,是取代、并列,还是包含关系,都需要我们不断实践。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困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一样。

2.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模糊点

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均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并且二者都是高中学校需要注重的教育目标和实践方法。但是,当两者面对面时,综合素质评价所注重的要求便开始模糊。过去,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出是为了改变当时教育的分数至上论。同时,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落地,教育界把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并且保证了普通高中学生的培养质量。现如今,各地的学校已经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上日渐成熟,所以,提出核心素养后,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否需要改变,成了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3.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困惑

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要不要相应改变?如果改变,应该在什么方面上进行改变?第一个问题是综合素质的定义,但是这一问题还是很有争论的,但其共同目标都是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塑造。因为人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第二个问题是核心素养的定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定义,但是对于其内涵,学校和教师还是很难准确地进行实践。现如今,我们知道了如上这些问题,如果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改进,在标准上就会遭遇逻辑上的困惑。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途徑

1.分清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

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有不同的具体表现的,高中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很重要的,高中阶段是基于基础素质教育并与高等教育进行对接的教育。从本质上看,“培养什么人”是本质性问题。然后,我们回答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第一,综合素质评价是在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被提出的,在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上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核心素质教育处于指导性地位,所以综合素质评价是需要丰富和完善的。第二,在厘清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之分后,再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凝练。

2.根据核心素养,提出地方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

各个地方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对核心素养的标准进行当地化,对体系做适当的修改,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后,再与核心素养进行比对,在相近的内容上可以相互融合,差异大的地方应用具体目标进行改进,最终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体系。

3.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学校可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进行分别评价,将各个方面都做单独评价表,并科学分类,避免交叉。在目标标准方面也需要做到切实可行,根据内容定标准,尽量明确数据范围。对于难以定量的内容也要做到定性评价,也需要对评价结果提供有效的材料支撑,使评价的结果客观、公正。

4.保证公平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机制

教育的决策者需要制订合理的评价机制和章程,例如,如何进行监督,规定时间、频率以及发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案;还要注意评价的主体对象,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可信度;并成立公开化的综合素质评价监督系统,使评价的判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值得信赖。

本文根据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差异进行比较,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困惑,对主体的不明确,两者内容的模糊之处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做了详细的简述,并给出了具体解决的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校在这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朝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孙丽.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生培养模式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发展路径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