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有自己的哲学

2019-09-10钱明明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绊脚石哲学经验

钱明明

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与每个人有关,就连那些声称厌恶哲学而对哲学采取逃避态度的人,本身也在实践一种哲学”。同样,教师也有自己的哲学,这种哲学不管其是否意识到,但总是存在的,并隐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也是构成教师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当然,本文所谓的“教师的哲学”,强调的是教师从一种“无意识”哲学状态转向自觉的哲学思考,使教师能够“像哲学家般地反思、抽象、批判”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思考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抑或自己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因此,教师的哲学,首先表现为一种“动词性”哲学形态,指向教师个人对教育实践、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反思、批判;其次才是“名词性”的哲学,即反思、批判等哲学思维的结果,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理解、态度和价值判断。

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而妨碍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变革的原因,集中表现为“三大主义”的作祟,一是经验主义,难以从对固有经验的依赖中走出来。一些教师认为,“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教育理论,却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这种对经验的依赖、固守,甚至推崇,必然会使教学陷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中。二是教条主义,难以从对教育理论的迷信中走出来。一些教师常常将某些教育理论奉为绝对真理,生搬硬套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麻木自信于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而忽视了教育理论视角的局限性。三是形式主义,难以从对教育新潮的追捧中走出来。当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也令人欣喜,一些教师缺乏自信,没有定力,无视校情、学情,跟风弄潮、简单模仿、流于形式,使自己的教学改革似是而非,到头来只不过是“穿着新鞋,在走老路”罢了。

上述问题无疑是阻碍教师主动投入教学改革的“绊脚石”,要清除这些“绊脚石”,教师应形成属于他自己的,又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哲学。这是因为,哲学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的“批判的武器”,我们应借助于这一“武器”的力量,改變理解世界的观点,从而改变世界。让教师拥有自己的哲学,自我意识唤醒是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其自我意识唤醒后,才能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独立思考、明智判断,确立自己的价值立场。让教师拥有自己的哲学,哲学思维品质是基础。教师的哲学是教师关于日常教育生活问题的“哲学思考”,即是否能用哲学思维方式看待教育人生、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只有慎思明辨,才能透过睿智与辩证之眼通观一切存在的本质,其视域会因此变得宽广,更具穿透力。让教师形成自己的哲学,教学经验转化是关键。哲学来自经验,但又超越经验,是经验反思的结果,一些教师有很多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却说不出教学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及深层次意义,原因就在于尽管具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还没有通过质疑、检视、概括、提炼,把经验转化为智慧,上升为哲学。

猜你喜欢

绊脚石哲学经验
一石二用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漫画
文从字又顺,“险途”变“坦途”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租(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