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敞开你的心扉

2019-09-10崔益林

初中生写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景物试卷

所谓心理活动描写,也称为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心理描写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更能直接展现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人物形象立体化、深刻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直接描写法

直接描写法是心理活动描写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常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并辅之以“想”“认为”“感到”“希望”“觉得”“意识到”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作为心理活动描写的标志,当然也可以不必使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的还可以使用逗号或冒号来作为提示。

二、间接描写法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同样可以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动作、神态、表情等其他描写方式来刻画心理。

三、梦幻描写法

即作者借助对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当时的思想。因为梦境、幻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和思想感情。

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自己“梦中寻师”一事,巧妙地借助梦幻的形式刻画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是通过作者的幻觉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四、景物衬托法

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比如,孤独时会感到寂寞,使原本动听的蟋蟀叫声变得聒噪,使姹紫嫣红、赏心悦目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这就是典型的境由心生。

当然,实施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还很多,比如:抒情独白式,这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心理分析式,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一些小说中尤为常见。

我们在使用心理活动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二,要做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一定要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不可主观臆造、无限扩大。冗长烦琐的心理描写往往令人生厌。

第三,心理描写需要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佳作示例一】

我不再猶豫

(226600)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紫石花文学社丁建峰

物理又小测验了。

不过,这一次批改的方式,老师却颇有些新意,他想“撒手”让同学们来改。老师称之为“小组合作”,也就是说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换着改,这样也就避免了自己改自己的情况发生。

试卷发下来了,我拿到的一份测验卷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的。我拿过试卷,便仔细地改了起来。他答得不错,但说实在的,总是有那么几个字写得不对,改变了整个句子原来的意思,按要求,只能算错。最后一算分,我吓了一跳,“不及格,不可能吧!物理一向很好的他,不会不及格吧?!”我笔提在手上,心也提在手上,这可咋办?我是不是该给他点儿面子?这样未免太难堪了,可是……

“请大家快点儿改!”一声令下,我来不及做过多的考虑,还是如实地将我算好的分数填在了试卷上,带着一份忐忑,交了上去。

…………

不久,课代表将测验卷发了下来。我的一颗悬着的心并没有放下来,反而随着试卷的发放更加忐忑。不出我所料,他找到我,略带愠色对我说:“这道题你有没有改错?”“在哪儿呢?”我应道。“就这条,你看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哪儿错了?”“实在是抱歉,本来是很简单的一道题,可是就因为你顺序错了,所以我没给你满分。你没听物理老师讲反射光线、反射角一定要写在入射光线和入射角、法线的前面吗?”我心平气和地解释道。“这,这我没听说。既然这样,那……你能不能通融一下,不就差两个字,将‘入’和‘反’调换一下不就行了?”“你的这种愿望我可以理解,可一旦被老师发现,咱俩都会留下一个不诚实的印象,你说有这个必要吗?”我反问道。“只要你不说,不就没事了,这题10分呢,我要是加上去就及格了。你知道物理老师平时对我的期望值很高,要是我不及格,那我的脸往哪里搁?”

此时我真的有些犹豫了,我实在不希望我最要好的朋友让老师失望。但是我改了,难道就是在帮他吗?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改还是不改?我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哎呀呀,干吗这么婆婆妈妈的,你就看在同学的分儿上帮我一次吧!”望着好朋友焦急的目光,我再一次犹豫了起来……

“不行,我不能改!”想到这儿,我不再犹豫,坚定地说:“对不起,这一次,我不能帮你。以这样的方式帮你,只会害了你……”“不改就算了!”看得出来,他很生气,一甩笔,走了。

…………

也许,因为这一次事情,我可能会暂时失去一个朋友,但是我想我会更加珍视我们之间曾经有过的这段情谊的。

(指导教师:崔益林)

点评

我们知道,使用第一人称“我”的作用就是可以充分地表现作者内心的感受,尤其让我们称道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将自己对待同学、对待朋友的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作者写的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其实更多的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样的立意,可喜可贺。(崔益林)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景物试卷
微趣图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好家乡的景物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