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2019-09-10袁志霞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袁志霞

摘要: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情感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提炼课文情感要素、创设有效情境、注重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入手,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评价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學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从情感教育的本质入手,以兴趣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征为依托,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从而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养成自信、独立、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一、提炼课文中的情感要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字腔正圆的汉字,雅俗共赏的古诗文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炼教材中的情感要素,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出的情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初步形成一定的审美感受力。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一课内容时,为了落实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看到晚上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古诗的兴趣,接着,我再让学生初步朗读古诗,画出诗中的生字,通过猜字谜、跑火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之后,在学生掌握汉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诵读课文,自主分析“明月、思故乡”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最后,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比一比看谁读的最有感情、最具节奏感,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无形之中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也能够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二、创设有效情境

合理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潜意识的情感,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平等对话,同时,也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情感教育得到进一步落实。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初步了解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会以多媒体情境的方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图片中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接着,我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泼水节是什么样的呢?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后,我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进而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读,感受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心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充分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读到关键句子的时候,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如,“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让学生从中体会这个难忘的泼水节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见到周总理后,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最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泼水节的歌曲,在欢快的歌曲氛围中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注重教学评价

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产生强烈的自我满足感,同时,也是情感教育成功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评价的针对性和客观性,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一课内容时,我除了为学生讲述教材内容外,还会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进而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积极肯定的评价中获得满足感。另外,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提升学生自我认识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也要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情感教育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深厚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3):359-360.

[2]蒲芝敏.研究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08):354-355.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