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

2019-09-10古萍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初中数学

古萍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就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方式;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的需求

数学学科当中有很多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数学学科的特点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且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发散性思维。这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进行参与,积极地进行探究。在课后应该及时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数学学科的这些特性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加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它对于数学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参与相关的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强化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因此,只有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初中生才能够符合素质教育下对于人才的需求。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看重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只有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够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满足社会发展下对于人才的新需求。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主动的去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學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要做到不懂的地方不要不管不顾,而是要及时,主动探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完成的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讨论。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去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问题。通过探究,学生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回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分数问题,他们就能够给出很多相关的例子,如生活中的分蛋糕问题,国土面积所占的比例,乐谱中不同音符所占据的节拍比例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能够逐渐得到强化。

(二)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挖掘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而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都不尽相同,如果只采用一种方法来进行教学,那么部分学生就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在课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复习和巩固。为了挖掘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就可以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让优等生和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组成帮扶小组来进行复习。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较好的学生就能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复习自己所学过的东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发展。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的投入。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成绩,同时还能够充分的挖掘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潜能。而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激励机制,对于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有效地激发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潜能。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自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阶段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预习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具体的问题来进行预习,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知道学生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及时的把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然后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重点的进行听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在黑板上扮演教师的角色,为大家讲解自己做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参与的学生就能够逐渐的理清做题的思路进行主动的探究。这也能够激发起其他学生参与到活动的兴趣,从而逐渐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离不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数学学科,素质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党晓红, 徐大贵.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7):61-62.

[2]肖翠.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 社会科学:文摘版.

[3]王长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 10(12):106-106.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初中数学
建立中职课堂规则,提高学习投入效率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