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9-09-10肖莲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策略分析小学语文

肖莲香

摘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在互联网交流中广泛流通,用于表达网民的思想意识。网络语言同现实中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属于新媒体的交流形式。目前,网络语言已逐渐渗透到小学生中间,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网络语言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网络语言的概念入手,对如何有效减少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1]。

关键词:网络语言;小学语文;产生影响;策略分析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语言伴随互联网的普及逐渐产生,其风靡之后也如同汉语言一样成为一种交流方式。互联网技术已经涉及到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网络语言也因其新颖与独特性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小学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网络语言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语文的学习。

1、网络语言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语言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指的是在网络交流中涉及到的所有语言。而狭义的概念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网络语言的大都采用文字的谐音、缩写或者符号的形式,其主要特点包含以下方面:(1)形象性。网络语言多数和现实生活连接在一起,加以联想对其核心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也具备了传统语言方式所没有的特点。(2)简明性。传统语言方式更注重文化内容和严谨性,网络语言往往打破这种模式,用最为简洁的方式去表达,部分采用了文字的缩写或者英文形式。(3)创新性。网络语言不受传统模式的束缚,具备很大的创新性和新鲜感,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模式产生。

2、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2.1破坏语文教学的规范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而网络语言很大程度上干扰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长期接触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会影响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严谨程度,导致他们不能用规范心态进行语文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阻力。

2.2影响学生语言审美水平

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粗鲁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规范语言的审美能力,学生对网络语言盲目的追捧,经常利用它们来表达自己震惊、愤怒的情绪,认为这是一种时尚的表达形式。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产生一种语言习惯,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思维上产生懈怠,进而影响到语文素养的培养[2]。

2.3影响学生生活语言的环境

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运用在生活实践语言沟通中,网络语言一方面以其创新和幽默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为汉语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动。但一些新的网络语言,比如网络成语的普及,对传统的成语形成很大冲击,网络成语有一部分相对比较低级,让学生一味追求幽默、新颖而忽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性,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对其真正进行引导,会导致网络语言成为学生的生活语言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成效。

3、减少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影响的策略

3.1培养学生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

针对目前网络语言日渐兴起的现状,国家教育部与语言文字委员会下发了规范网络语言的《通知》,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语言文学规范的重要程度,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1)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正确对待。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语言,保持客观的态度,即不可全部抵制,也不能完全纵容。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追捧网路语言的心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与时俱进,合理利用网络语言去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同时,更不能盲目妥协,规范化的教育工作不能放弃。教师要从各种各样的网络语言中提取有利部分用在教育工作中,才能在规范的同时合理应对。

(2)合理对学生实施引导工作。小学语文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则,在语言与文字方面尽可能规范,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其次,对学生文字书写严格要求,重点突出文字的基础规范要求,做到形、音、字三者结合。最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文字、语言习惯,要求在作业和作文等正式书面文字中不能出现网络语言,对学生使用粗鄙的网络语言给予坚决抵制。

3.2提高学生语言审美能力

网络语言多种多样,如果学生能从自身审美的角度去加以辨别,就能有效杜绝网络语言中的不良成分。

(1)将语言审美贯穿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中国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在经历数千年发展之后,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教师在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多给学生示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字美的感受。小学语文教师在低龄段教学中,重点教育学生学习文字的外在美,伴随年级的提高,逐渐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蕴含,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3]。

(2)引导学生体会课本文章的文学价值。目前,小学阶段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反复推敲的佳作。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优美词语、文章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文学含义与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其次,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尤其是古文诗词,以其严谨的逻辑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增加对文字规范使用的记忆,有效抵制网络语言中的粗鄙成分。

4、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表达能力,创造绿色的网络文化,合理运用新兴的网络语言,让学生在健康、文明、规范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艳丽. 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课外语文, 2014(6):12-12.

[2]许柏. 网络语言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冲击以及对策[J]. 新校园旬刊, 2014(1):228-229.

[3]李科. 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 才智, 2018(15):109.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策略分析小学语文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