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9-09-10苏军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计算能力初中数学

苏军

【摘    要】数学学习的根本在于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实际问题中很难涉及对图形的绘制,设未知数求解,大多都是对已知算术的运算。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益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数学  计算能力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44

俗话说:“无计算,不数学”。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不管处于哪一学习阶段,数学学科知识点都是与计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程的解元,求面积体积,求导求微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更高。但经教学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方面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基本运算法则不清晰,公式记不牢,基本运算技巧没掌握等等。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可以从激发兴趣,教授法则,培养习惯,重视训练来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体系的教学培养方案。

一、激发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大多学生对计算题缺乏兴趣,认为计算过程是枯燥的,错误的计算结果会使整个计算是无意义的。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由于“懒惰心理”会使用手机等计算工具进行快捷计算的现象突出。所以,针对此现状,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模式做出适当地调整。学会寓教于乐,让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其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树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学习观。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过程,不挫败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并且在课堂上对于各种知识点所涉及的计算,给学生留足运算时间去探索解题思路,认真落实解题步骤。对于如何引起学生计算兴趣的多元教学方法,列举如下:

1.网络教学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清晰地展示某一例题的解题步骤;播放关于数学家经典小故事的视频;或向学生推荐有关趣味运算的公众号等等。例如:我在上课时就给学生播放了介绍“勾股定理”的由来故事,引起了很多学生对数学常见定律的兴趣,并主动通过互联网去了解,探索。

2.计算竞赛法。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计算小竞赛,对学生进行由易及难的视算、听算和抢算。这种模式无疑是对学生“竞争心理”的运用。在竞争压力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上心,这也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效果非常明显。

3.集思广益法。当在求解一个计算题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去破题,细致每一答题步骤。而对同一问题,必定会有多种解题方式。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路,不管该思路是复杂困难,还是简单易懂,教师都应给予认可。

二、熟悉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是计算的基础。因为对运算法则的记忆模糊导致很多学生从开始就计算错误。比较典型的是,很多学生现仍会犯相加减后乘除的低级错误。不会因式分解的类型判别,记不住圆的面积,柱体体积等各种公式。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记忆这些法则、公式?任教教师在知识点引入时就应重视。运用“数”与“形”相结合的方法,简单讲解并推算公式的产生,尽量做到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理解性记忆。在笔者看来,死记硬背也是一种不错的记忆方法。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若他们真的无法对公式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种耗时短,高效率的方法何不用呢?

三、培养计算习惯

计算过程大致可分为一审题,二演算,三检验。加强对这三过程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会有明显地加强,计算效率也会提高。

(一)题目审清

审清题目是做题的前提,很多学生在读题时速度较快,题目信息都没有看完就急急忙忙地开始作答。导致最后做出两问一答,一问两答,“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学生在读题时,要求要做到笔在手,字在心,勾画重要的限制性文字和数据,做到边读题边分析,牢记题目每句话都隐含了对应的解题步骤。任教教师也要利用习题课的时间对题型加以总结,培養学生明题意,知题型的解题能力。

(二)耐心演算

拿到一个数据冗杂、结构复杂的计算,大多学生会打“退堂鼓”,没有解题信心。另外,在畏难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于题目上,思绪容易跳脱,所以大多会主动放弃去解题。当学生在解题时,也会出现没有耐心,字迹潦草,计算马虎等现象。任教教师的作用,就是做一个很好的表率,在例题示范时,做到字迹工整,步骤排列有序,切记不要跨步解题。这无疑在激励学生,只要静下心来,慢慢分析,仔细作答,必会成功。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耐心演算,规范答题。

(三)仔细检验

检查是运算的最后一个工序。检查时一定要做到认真仔细。检查方法分为两种:1.整体回味法,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做到对每一步骤进行查错。在时间较紧张下做到对关键步骤的逐一排查。例如,计算公式的正误;单位换算是否准确等。2.步步回味法,学生在运算时做到“一步一回首”边运算边检查。边检查边运算。这对计算的正确率无疑是安了双重保险。

四、重视计算训练

计算策略和计算技巧来源于反复多次的计算训练。训练分课堂训练和课后训练两种模式。这两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要给予重视。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定时训练是提高学生运算效率的根本途径。课后一定的练习也能帮助学生对计算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厚积薄发,长时间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必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教师也应重视两个本的运用,“错题本”和“课堂笔记本”。具体要求如下:1.错题本,任教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每一周考,月考等大型考试的错题或平时作业中的典型例题进行归纳,且要求学生自己用红笔对错题例题运算思路,运算技巧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所做“错题集”进行周期性地督促和检查。2.课堂笔记本,在课堂上,学生要对教师所提及和补充的典型例题和重要公式进行记录。并且教师对其也要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在大量的练题过程中学生必定会产生很多学科及计算问题,教师应从中发现共性,对多次被询问的问题进行全班讲解,且对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重新做解释,并归纳计算技巧。

计算的思想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提高学生计算效率和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只有要求学生做到多练、常练,计算能力才会有进步。且本文所提及的兴趣培养,重视计算习惯等培养模式只是个人意见。需要各大数学任课教师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研究、深入探索,发现新的培养方案,才能对学生的培养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计算能力初中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