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履生:市场绑架艺术正成为严重问题

2019-09-10

中欧商业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盖蒂科勒穆勒

美国盖蒂中心博物馆每天都是门庭若市,人头攒动。这座宏伟的博物馆创造者为原美国首富、石油大亨保罗·盖蒂。他曾经说过:一个不看好艺术的人,是没有开化的人。这家从1968年开始就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也让很多博物馆汗颜。

博物馆出现之前,人们把收藏品藏在家里,最多请几位朋友来看看,不能与公众分享。像盖蒂这样的大企业家,同时也是大收藏家,能将自己收藏的作品拿出来与公众分享,展现了很大的情怀。

来自荷兰船运大亨家族的科勒·穆勒夫人也做了类似的事,她把自己收藏的雕塑放在她丈夫经过的路上,这成了今天全欧洲最大的城市雕塑公园。她在梵高死后还不太知名的时候,大量购买了他的作品,科勒·穆勒博物馆拥有世界上第二多的梵高作品收藏。她的家族最后还把收藏全部交给了国家。

艺术收藏得力于经济基础,否则,无论是盖蒂还是科勒·穆勒夫人,都不可能建立起一个收藏帝国。同样,盐业的发达造就当时扬州的地域经济,清代扬州八怪的艺术成就,离不开扬州盐商们的扶持。明四家的成功,也离不开明代苏州发达的工商业造就的地区经济繁荣。

另一方面,盖蒂、科勒·穆勒夫人还有世界上很多收藏家,他们收藏的初衷并没有商业的概念,只是自己的喜好。他们的收藏行为却被广泛利用,被视为一种商业的范本被宣传,以作品升值引诱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之中,造就了当代中国的收藏热。

商业对于艺术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一段时间全中国任何一家电视台都有鉴宝节目,而中国并没有那么多宝,赝品便成为社会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在中国,没有哪一家权威机构能证明某件东西是真还是假,这也是世界上的一种独特现象。

将一张画的“所有权”拆分成几万份出售的那种艺术金融,更威胁着社会的稳定,甚至有人因投资失败而自杀。在全世界范圍之内,把艺术作为一个全社会围猎的对象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市场绑架艺术正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最为严重的问题,市场颠覆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所以,迎合市场,顺应市场,正成为很多艺术家玩弄市场、造就市场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商业和市场几乎毁掉了一代中国艺术家。面对如此的状况,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建构在艺术和商业间正常互动与促进的良性关联,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考验。我们期待关于艺术和商业的良知、伦理的发现,以及社会的共同遵守。

猜你喜欢

盖蒂科勒穆勒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美特别检查官穆勒宣布退休
绅士都为她着迷
意外的敲诈
钟表店失窃案
花瓶里的钥匙
盖蒂还有麻烦事,一家图片社也起诉了它
盖蒂图片库成立VR部门
石油大王家族绝情内讧,父子大战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