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重庆技艺类非遗的影像化传播

2019-09-10吴荣彬苗祯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非遗新媒体

吴荣彬 苗祯

[摘  要: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呈现给世人,以新的姿态,丰富的影像化传播带给观众更为生动立体的感官体验。重庆技艺类非遗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在影像化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本文所探讨的。

关键词:新媒体;非遗;影像化]

在新媒体视角下,非遗通过影像化,借助新媒体平台,加之其传承形态的多样化,传播面的宽泛,其原有的美也再次绽放。

一、非遗影像化传播的情况与劣势

(一)在传统影视媒介下的影像化传播的演变

非遗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电视媒介,受众广,影响力巨大。电视媒体其精美的镜头画面和极具震撼力的音乐音响给人留下深刻的观影印象。

而纪录片作为电视媒介的重要形态,长期以来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当前多数非遗纪录片主要以编导实地走访、搜集资料、实地拍摄以及后期编辑而成,陪伴观众走过了漫长岁月,因其拥有真实、客观的表现形式,忠于事物原貌,还给非遗带来珍贵的动态影像记录,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和惊世的传承价值,这是其他影视媒介难以望其项背的。

进入21世纪,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手段和理念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以文字、图片、视频为主的对非遗题材的记录和保护,伴随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非遗保护生态正在逐步形成。目前,许多地方博物馆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来完善当地的非遗资源库,以便日后的应用研究和保护性工作,这一举措很好的推动了对非遗的传承和演变,使非遗在新的技术辅助下重回人们的视野。同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发展也让非遗走出去,在传承中去创新、实践,赋予古老非遗技艺新的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非遗的影像化传播的不足

重庆非遗项目制作了很多纪录片在重庆电视台播放,但市场反馈不大,传播力度有限,传播效果不好。我国非遗主要在传统媒体上以专题片、纪录片和新闻报道为主,传播方式固化,无法满足新时代年轻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非遗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从受众和传播效果看,以中老年观众为主,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力度不够,在以纪录片方式为影像化传播过程中,更应该完善传播—反馈机制,改善传播的年龄断层。

对于非遗的影像化不能拘泥于传统电视片的叙事和影像风格,年轻一代受众是在互联网中成长,他们更关注新鲜内容,因此非遗的表达应该转换思维模式,契合当下特色化宣传,達到网红效果。再对其传播效应进行评价,完善受众和创作者的互相反馈机制,以达到洞悉年轻观众的想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影像化宣传中来,独具匠心的营造符合观众口味的“非遗”传播载体和文化价值。

(三)非遗的影像化传播途径的缺乏

当前,非遗的影像化主要由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两种传播途径。其中,静态图片占总传播量约15%,动态视频占比约85%,而纪录片占动态视频比例的70%。

对于动态影像传播非遗主要通过新闻报道、纪录片、专题片的形式来展现,这些属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过于单一,提及的话题性也相对较少,导致传播范围有限,传播力度不大。

二、新媒体角度下非遗的影像化传播

(一)创新传播理念

在娱乐至上的当代社会,非遗的影像化传播也应与时俱进,坚持走创新发展的路线,这是影像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难题。文化保护部门应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的非遗品类展示,利用网络优势达到大范围传播效应和即使互通性。微博、微信是当下最火社交媒体,因此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对非遗进行精准定位,既节约浪费,又达到个性化,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探索新的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千变万化,可以多种渠道传播,建立全方位立体传播效应,实现非遗形象化传播,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

而微电影相对于电影电视来说,具有短时间内叙事的优势和网络传播优势。互联网促使人们追求更为丰富高效的影像化传播体验,观众可以在视频门户观看自己喜爱观看的视频,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微电影也更为符合观众的观影习惯。因此,想扩大非遗传播面,微电影是不可多得的选择之一。可以利用电影般的故事情节详细展示传承人传承和教授技艺的过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非遗独到的技艺。

(三)将非遗题材引入文艺作品,适时发挥商业价值

作为民族文化的非遗应与时代同步,同样应该出现在影视文艺作品中,例如大家熟知的《功夫熊猫》,以中国传统武术功夫为题材,以中国古代武术江湖为背景,场景、服装、美术和道具皆是注入了古老的东方元素力量。好莱坞将中国的传统武术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中国特有的国宝大熊猫相结合,既赢得了口碑,也获得了丰厚的票房,这是国外近年来利用中国非遗元素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样日本发行的以我国“水浒”“三国”等为题材的游戏在大卖,赢得商业利益的同时斩获好口碑。我国非遗从不缺少成功的机会,而是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合理的开发。

(四)多种媒体技术的融合实现生动的传播形式

我国非遗种类众多,有的种类不利于直观呈现给世人,或者是部分技艺类的非遗更适合展现它的制作工艺过程,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只是对其进行单一的平面展示,缺少立体性和数字化保护的延伸。随着数字建模,三维立体跟踪,面部识别等新媒体技术手段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运用三维技术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的技艺流程进行三维模型记录,模拟真实的场景的还原,通过后期技术使观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非遗的乐趣和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摒弃平面的非遗影像化传播方式,使用更为人性化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三维立体的影像化传播,使非遗真正有效的和多种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式进行影像化传播。

三、结语

在新媒体繁荣发展态势下,用适应现代观众的观赏思维,创造符合传统文化价值的新媒体时代影像作品,不断拓宽非遗影像化传播之路,运用最新的影像技术,生动展现非遗背后蕴藏的中国文化和精湛技艺,强化内容,挖掘非遗的文化艺术价值,提高非遗影像化作品质量,与视频网络平台加大合作推广力度,善用社交平台的互动性强等优势,让更多的年轻受众通过新媒体平台下的传播接触和认识到非遗,这是传播的意义所在,努力实现未来在更多新媒体平台下对非遗影像化传播的新方向。

基金项目:2016年度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PY34)《重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非遗新媒体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