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对策

2019-09-10吴莹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新媒体

吴莹

[摘  要:网络新媒体时代,对于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正在成为新的管理关注热点。如何让学生有意识的、有效的去利用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工具,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交流,还要规避不良信息影响而导致价值观的错位,这些问题是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引导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网络舆情;引导管理]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不少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的都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以微信、微博、论坛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信息集散中心,或者说是一桌大杂烩,融合了许多不同元素的文化,表明了很多不同的立场,传达了很多不同的观点,而隐藏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立场、文化观点背后的价值理念却足以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目前,在积极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之下,面对新媒体当中所传达出的形形色色的价值理念,如何做出正确的取舍,从而去伪存真,发挥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正确树立大学生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

近年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受到了国家和相关人士的关注,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播的直接性和爆炸性、内容的随意性的监管困难性、社会影响的“放大性”和“神射性”。

(1)传播的直接性和爆炸性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我们现在所用的手机网络有着无法逾越的优势,手机网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我们的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论坛、博客网站、微博、微信、QQ等多种网络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此同时学生们发表的意见和观点如果有影响力的话,是积极向上的东西的话可能会被无限制的重复利用。与此同时也还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会被扩散,因为手机网络的优势就会轻易的穿越封锁,令监管部门束手无策,瞬间爆发。

(2)内容的随意性和监管困难性

网络社区是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待特征的,这也就是吸取学生投身网络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媒体的扩散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结体。许多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事件的看法,有些学生发表的观点,会形成一种组织性的扩散。这些都是邪教组织利用网络对大学的欺骗,这些事情也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他们也正是利用了媒体网络的“蝴蝶效应”超出了学校的管理,造成破坏性的结果。

(3)社会影响的“放大性”和“辐射性”

高职院校舆情的发言者的身份都是青年学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所以在面对贪污腐败、故意伤害、学生失踪等恶性事件发生时,更加容易造成跟风。2012年河南的某一高校发生了宿舍凶杀案,此事一出,迅速的通过网络传播到各大媒体,然而各大媒体都在关注此事。对于这种事情,还有很多,仅仅因为一些小事对室友大打出手的,酿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和损失,有的甚至毁掉自己的人生。因此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网络负面舆情也有较大的“辐射性”。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那么很显然新媒体也是两面性的,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新媒体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两面性影响。

(1)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信息更新的频率非常的快,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反映的也极为迅速,即時性的信息满足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满足,这也是现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以及所有人的重要工具的原因。

(2)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所传达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容易使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迷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发布简易、文本内容碎片化、传播扩散范围广,用户还可匿名登陆,如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极易成为谣言与虚假新闻的土壤。

三、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

(1)明确管理的主体及对象

通过在学校的内部成立一个由高职院校的校学生会和网络舆情应急小组共同组组成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从而充分掌控网络舆情,实现网络舆情管理的有效性。学生管理团队则主要负责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的舆情引导工作,使学生们更加准确的认识到网络舆情事件的事实,以便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萌芽状态,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小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范围。

(2)采用引导式管理方法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00后、90后。他们这一个群体并不是成熟,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对于学院强硬的管理方式会引发反效果。所以,需要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事情的真相,改变他们的态度、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判断能力。

网络新媒体对于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去有效的解决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危机问题。需要加强网络新媒体的管理力度;建设有效的管理团队;充分的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点来引导大学生的兴趣,用开放的态度来看待新媒体,科学的有效的去引导。网络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在引导他们的同时,也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不是一副消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李昌祖,张洪生.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9):139-140.

[3]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5)106-108.

[4]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国大学,2010:31-33.

[5]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做好网络舆论工作[EB].http://news.sina.com.cn/m/2014-02-28/1021958778.shtml,2014-02-28.

[6]刘斌斌.高校图书馆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73-74.

[7]网络舆情[EB/OL].http://baike.baidu.com.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新媒体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