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奇心是需要呵护的

2019-09-10杨立行

家长·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潘多拉苏洵苏辙

杨立行

好奇是人类求知的基本动机,孩子天性好奇、好问、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和新知识,这些都成了他们学习的基本动机。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讲的是宙斯给一个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并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潘多拉越想越好奇,很想揭开真相。过了一段时间,潘多拉终于忍不住把盒子打开了。谁知盒子里装的竟然是人类的全部罪恶,结果盒子打开了,这些罪恶都跑到了人间。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

好奇是人类求知的基本动机,孩子天性好奇、好问、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和新知识,这些都成了他们学习的基本动机,而孩子探究身边世界的精神更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可以说, “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就是好奇心在起作用。从培养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兴趣的源泉。

然而,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结果,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的忠告,对于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于是,不听劝告的孩子成了大人眼里的“犟孩子”,孩子的逆反行为成了大人眼里的“硬碰硬”。

這么看来,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好奇心,压制孩子的探究欲望,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反之,如果家长懂得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那就是呵护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下面这则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苏轼和苏辙小的时候非常顽皮,不愿意读书。他们的父母苏洵夫妇为了引导他们喜欢读书,不仅晓之以理,而且施之以“魔法”。每当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时候,苏洵夫妇就故意悄悄地躲在旮旯里读书。看到孩子们来了,他们又故意把书藏起来。苏洵夫妇这种偷偷摸摸、神神秘秘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

后来,孩子们想了想觉得父母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于是,孩子们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鬼鬼祟祟地把父母藏起来的书“偷”来读。

自从发现了这一秘密,读书竟然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从此以后,苏轼、苏辙日复一日地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被誉为“三苏”,还同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夫妇不失为一对聪明的父母,他们不像我们身边的一些家长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总会发出这样的抱怨: “你这孩子才这么大,就不听话了,让你做什么你偏不做,长大了还怎么得了”,而是摸透孩子的好奇心、抓住孩子的求知欲,因势利导地利用“潘多拉效应”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如同章回小说中每章结尾必提到的那句话: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又如电视连续剧的每集结尾都会落在最吸引人注意的节骨眼儿上,这些运用“潘多拉效应”的做法,无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的陌生、新鲜与神秘,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又充满了无限的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而这份宝贵的好奇心不仅是孩子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乐趣,而这份乐趣又会激励他们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更多未知的领域。可以说,好奇心就好比性能优秀的赛车引擎,能够保证赛车在激烈的竞争中勇往直前、遥遥领先。

经常和孩子在一起,你一定会发现他们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闯不完的祸,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那么,如何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解放他们的手脚,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呢?

鼓励孩子积极探索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陌生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为此,父母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或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考。

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如今的孩子接触面广,接受新鲜事物快,喜欢独立思索,敢于发问,这本是一件好事。作为爸爸妈妈,应该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不是随随便便地搪塞一些答案。与此同时,家长还应因势利导地启发孩子去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鼓励孩子观察生活

日常生活中,许多新奇的事物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从小事、细节中受到启发,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

此外,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比如逛游乐园、动物园,等等,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主动学习。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潘多拉苏洵苏辙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洵焚稿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线支付平台贝宝(PayPal)与潘多拉媒体就字母“P”纠纷达成和解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科技的“潘多拉”
苏老泉大器晚成
潘多拉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