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究

2019-09-10刘光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

刘光友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自觉地关心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由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的扩大呈多元化趋势,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确定也应是多层次的立体化结构。如何将所确定的课程内容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涉及课程模式问题,具体到教材,又涉及教材的体系问题。任何教材都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体系,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本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体系;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研究新的课程标准,自觉应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达到新课程教学目的,在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实现教学的更新。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课程标准》等,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

一、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亮点,新课程倡导的是多样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教材中设置的很多“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和“交流与讨论”等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主要存在以下五种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随堂探究;将几部分内容合并后,由学生集中探究;学生观看,教师探究;学生观看,教师只探究部分内容;教师黑板上讲实验。这五种情况的结果是显而易见,我们追求的第一种方式,基于学校的条件,至少能按第二种方式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新课程倡导的是用探究的理念去组织教学,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化学。并不要求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均进行探究,有些化学知识、规律是化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长期不懈的实验得出的,这部分内容靠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是无法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讲授,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讲授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关键是我们教师要研究哪些内容应该让学生去探究,哪些内容必须进行讲授,在如何引导、组织探究?探究过程巾可能会出现什么新问题?讲什么?怎样讲?何时讲?讲到什么程度?等方面多作研究,真正在启迪学生的思维上多下功夫。

二、高中化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的扩大呈多元化趋势,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确定也应相应地变化,为提高高中学生的素质和发展他们的特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志愿以及毕业后的不同去向,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应是多层次的立体化结构。 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应根据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设置的目的来选择课程内容,使这三类课的内容各有侧重。

1.必修课内容。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必修课内容侧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选择那些最基础最重要的化学知识,使学科体系和结构保持相对完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培养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选修课内容。必选课内容的选择,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化学视野,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对中学所学的知识起归纳、整理、提高的作用。总起来讲,选修课内容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学术性的,则可适当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如实用化学、化学实验等;另一类可侧重于适当渗透职业教育因素,为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作准备,如化学分析、小化工生产等;第三类可与相关学科一起开设综合课,如环境保护、人防知识等。

3.活动课内容。活动课内容可以结合本地区和各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灵活选择

三、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纸笔测试,通过不同水平的考试,不仅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且还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这种单一的评价手段、片面的评价功能、落后的评价观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因此,高中化学教学的评价方式需要有重大的改变,有必要改变常规的纸笔测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加强传统纸笔测试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倡导活动表现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開发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达成。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调整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以体现时代的特点和适应时代的需要。确定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应该综合考虑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从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来看,要求高中学生能有较广泛的适应面,既能为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就业人员,又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也就是说,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具有多重性。我认为,针对基于模块的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领会课程改革思想,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还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结合课程的内容标准研究教材的体系结构,切实把握内容的深度、广度,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8.

[2]王祖浩,王磊.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2―16.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
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驱动的“.NET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