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新模式研究

2019-09-10吴颖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图书馆高校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文献的集中地,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是其他信息机构不能比拟的,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唐山地区的6所高校进行调研,得出全部本科院及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了公共服务,但每年服务的社会人员不足千人,受益面较小,且开放化程度较低、提供服务层次不深。高校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模式,依托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打造覆盖全城、惠及全民的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本文就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要素、服务模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1.唐山地区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概况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文献的集中地,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是其他信息机构不能比拟的,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唐山市为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比例逐年上升,但除个别高校的公共服务对象、形式多样化外,大多数还只是提供传统的借阅服务,开放化程度低、提供服务层次不深。为了了解目前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对唐山地区6所高校(3所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1)开展公共服务基本情况,了解是否开展公共服务及其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效果;(2)开展资源共享情况,了解是否开展资源共享及其共享的方式、效果;(3)图书馆联盟情况,了解是否开展图书馆联盟、合作的方式、效果及开展联盟存在的障碍及建议等。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唐山地区高校图书馆中,全部本科院及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了公共服务(仅1家高职院校未开展公共服务),目前大多数高图仅提供较传统的借阅服务,开放化程度低、提供服务层次不深,且每年服务的社会人员加起来不足千人,受益面较小;被调查的对象中仅有50%开展了资源共享工作,共享成员单位较少,一般共享成员为为公图或相关领域的企业,其主要共享资源为纸质图书、部分电子资源;被调研的6所院校中有50%加入了图书馆联盟,联盟的合作方式有资源共享和联合采购,但是联盟效果收到的评价一般。调研结果还显示,100%的高校图书馆原意参加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在展望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合作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认为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牵头有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并应开展有偿服务。目前,唐山地区没有建成区域间的图书馆联盟,受各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资源配置、资金来源等因素影响,其开展的资源共享、聯盟及社会服务均是各高校图书馆的自主行为,没有达成一致的服务标准、联盟规范。

2.构建区域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意义

从唐山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调研情况了解到目前该区域为构建协同发展的平台,高校的公共服务各自为战且未收良好效果。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低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发展面临的“瓶颈”[1]。随着“互联网+”时代中各类新技术、新理念与传统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无论公图、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专业图书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服务都很难满足各类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因此,建立图情联盟、在数字化资源联合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式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将高校图书馆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中,建立和完善学科化服务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科研社交,消除创新障碍,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的新模式。高校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模式,依托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打造覆盖全城、惠及全民的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更进一步。

3.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将实现资源的统一的检索、统一获取,构建便捷的一站式知识服务平台。依托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整合各系统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各系统服务优势,强强联合、协同合作,为用户提供深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和全方位的知识服务需求。

3.1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构建要素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要素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开放的知识共享门户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社会服务用户、交互平台、智库平台。

3.2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服务模式分析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将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微门户等先进网络和移动技术构建,将实现统一导航、统一检索、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的“一站式”、“好大夫”的模式服务。

3.2.1基础服务模式

社会用户的自助服务是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基础服务模式。该模式是用户主动单向获取资源的服务形式,主要是依托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系统的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实现的。社会服务用户在平台的注册通过审核后,按照需求可在文献资料库或特色知识库进行检索,文献资料库提供跨系统馆藏整合后的数字化图书、期刊论文、硕博论文等内容,特色知识库可提供高校的多媒体课程、情报及信息院所的行业数据库等。

基础服务模式是社会用户根据需求自主完成的,用户产生文献需求后进行信息检索从而获取所需知识的过程。此模式中,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是关键因素,此平台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智库平台因素中馆员对其的更新、优化与维护,同时需要根据社会用户的需求趋势做好筹划工作。

3.2.2 增值服务模式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增值服务模式是根据社会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申请,提供的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与挖掘的知识整合与组织的信息增值服务。此模式包含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和联动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为馆员通过了解社会用户的需求,依托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提供从知识捕获、析取、重组、创新、集成的一体化服务过程将用户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信息汇总集成,从中提炼出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精品”供其使用[2];如果社会用户需要专业性更强、更前沿的深层知识服务(如专利情报分析、行业发展规划、政府政策制定等),学科馆员通过分析用户的学科领域及专业特点关联专家智库的相关人员,形成学科馆员与专家的多元化联动服务机制,此模式也是增值服务的高级形式。交互平台在增值服务模式中是社会用户与学科馆员智库及专家智库的交流互动的媒介,贯穿服务过程的始终,对用户问题的有效解决起到了协同促进。

学科馆员增值服务模式流程为:用户申请——>需求分析——>信息检索——>知识重组、整合——>知识传递——>用户评价;联动增值服务模式流程为:用户申请——>需求分析——>学科馆员、专家联动服务机制形成——>信息检索——>知识重组、创新——>知识传递——>用户评价。联动增值服务模式中馆员针对用户需求依托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馆藏显性知识和自身隐性知识链接相关知识领域的专家形成服务联动机制,提供更深入、更系统的创新知识。

4.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构想的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政府部门、图书馆学会、情报学会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本着可持续、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就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提几点保障措施:

4.1图情联盟组织建设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首先要突破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成立图情联盟,实现公图、高校、情报等机构跨系统的协同共赢。其次,需要各系统图书馆在互认、互通、互惠、互补的基础上,建立由文广新局牵头,财政、教育、科技局、图书馆学会、情报学会等部门参与,与相关成员馆一起组成一个领导协调机构,负责制定联盟内部的制度、权利义务、责任分工、及图书馆合作的长远发展规划、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健全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2優先建设共建共享资源平台

数字资源由于其共享性、可传递性、可增值性的特点,非常贴合区域跨系统联盟的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资源共享是跨系统图书馆合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资源共享必先经历资源共建,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大数据环境为契机对图书馆的异地资源联合编目、存储、关联、交换实现多馆资源的统一标识、信息共享的服务模式[3],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将对区域的信息共享程度有一个很大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对信息增值服务的有效推动。资源的共建共享,统一采购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联合引进数字资源可谋求最优价格和最佳服务。通过上文的调查数据得出,如搭建共建共享资源平台,进行统筹采购,唐山地区的数据资源建设费用将节约500万以上。

4.3联盟人才队伍建设

图情联盟协同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要素中涉及到人的因素有被服务的社会用户和提供服务的馆员及专家学者,后者的能力决定了前者接收服务的水平,即平台的关键因素。因此,联盟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平台提供高质量知识服务保障。联盟中各个系统的人员各具优势,如高图拥有专业化学科背景的服务人才和专家学者,公图在公共服务领域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服务人才,情报及其他信息院所拥有情报分析能力和研究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建设一个覆盖全区域的跨系统馆员智库,按“管理上独立、使用上共享”原则,定期组织人才技术培养、交流与互动,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服务能力,共建共享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形式多样化、内容专业化与体系系统化[4]。

参考文献:

[1]丁志健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

[2]李家清.知识服务的特征及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4(2):17-19.

[3] 吴颖,冯会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合作方式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7(14):11-13.

[4]郑君平. 对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晋江市图书馆共享联盟模式[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图书馆高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图书馆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