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分析

2019-09-10蒋红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针灸疼痛

蒋红梅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痛经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54例患有原发性痛经病症的患者进行研究,以分别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和实验组(n=27),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对两组疼痛评分与临床效果实施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采取针灸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痛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针灸,疼痛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085-02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病症,是指经期前后亦或是经期后发生腹部疼痛、腰酸胀痛等现象,重症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痛经病性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而相比较继发性,原发性发病率较高。当前临床采取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中医针灸是基于辨证理论基础上而推出的治疗方法,且在原发性痛经诊治中获得一定成效。本院对27例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现将相关过程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5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通过诊断符合原发性痛经特征;依从性较高;存有规律性腹痛,严重者面部苍白。排除标准:既往有盆腔炎;神经异常、意识模糊;伴有器質胜疾病;遵医行为较差。以分别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和实验组(n=27),对照组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为(36.4±3.6)岁;实验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5.5±4.6)岁。对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开展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具有比较价值。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治疗学》。经期小腹疼,遇热痛感减轻,症状缓解,血量较少,肢体寒冷,小便清长,舌紫苔白。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妇产科学》,经期前后,腹部有疼痛、坠胀迹象;重症者腰骶、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好发于青春期女子,伴有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布洛芬缓释片,于经期前3d予以患者口服0.4g布洛芬缓释片治疗,3次,d,后期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剂药物使用量;实验组应用针灸治疗,给予患者针灸温针治疗,指导其取仰卧位,对拟针灸部位实施消毒,选择合适规格的针灸针,找准患者穴位,包括关元穴、气海穴及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后留针,随后将长度约为2cm艾柱置人针柄并点燃,随后进行温针治疗,以患者皮肤感觉舒适为宜,以防皮肤烫伤,30min针灸一次,1次,d。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①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针灸后,患者腹痛等症状全部消失,经期恢复正常,且半年无复发;有效:针灸后,患者腹痛等症状显著改善,经期恢复正常;无效:腹痛等症状有加重迹象。治疗总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采用疼痛量表评分制对患者疼痛进行相关的评估,实行百分制,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强。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实施处理分析,疼痛情况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验证。治疗效果采用率表示,用x2进行检验,两组对比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可参考P<0.05。

2结果

2.1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96.30%较对照组70.37%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1。

2.2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效果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3讨论

原发性痛经与经期间子宫前列腺素含量上升有关,有研究证实,痛经者子宫内膜与经期血流量中前列腺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女性。子宫前列腺素升高可造成平滑肌收缩过度、血管痉挛,引发子宫缺血,最终形成痛经。当前,临床以前列腺素合成剂亦或是口服避孕药予以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存有诸多不良反应,容易诱发内分泌失调。布洛芬缓释胶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缓释及抗炎的效果,多被用于头痛、痛经与神经痛等中度疼痛治疗中,且在治疗普通感冒引起发热的效果较好。所以,于经期前服用可预防小腹部疼痛,起到解痉缓痛作用。然而布洛芬的长期服用会产生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虽见效快,但不良反应亦多。随中医学发展,针灸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疗法,以操作简单、低廉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且国外针灸学领域也证明了针灸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具体疗效。原发性痛经在中医学上被称作是“经行腹痛”,认为此病症是因患者自身体质较弱,劳伤气血亦或是风寒侵入,破坏经脉所致。在《景岳全书·妇人规》发现,“凡是经行作痛,身虚者多,全实者少,可于经期前后辨虚实,然则大法也;但气血本虚却未得血行者,可每拒按,经期前亦有此证,故气虚血滞无法畅通”,由此对痛经有进一步和认识和了解。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多发性痛经类型,究其原因是气血不调,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疏通脉络、调经止血等为主。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效率及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优,证实针灸治疗效果优秀。针灸是以针灸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针具对人体穴位造成刺激,同时借助提、插、捻、弹等方法,达到调理脏腑、行气止血目的,发挥治愈顽疾效果。关元穴是足三阴经和任脉穴位的衔接处,对其实施针灸可发挥温经散寒、调节冲任效果;气海穴与足三里穴具有温养冲任、温活血止痛作用。同时,实施针灸后,患者症状显著缓解,且效果持久,长远效果极佳。值得注意的是,针灸前应对相关部位实施消毒,尤其是糖尿病者,需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再进行针灸;严格把握针灸时间,防止烫伤皮肤;禁忌进食辛辣和油炸食物。

综上所述,原发性痛经采取针灸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痛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原发性痛经针灸疼痛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针灸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舒尔经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评价
浅谈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