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跳远助跑技术训练的探究

2019-09-10陈俊

体育风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术训练

陈俊

摘要:跳远运动根据运动员的动作特点可以被分成四个阶段,即助跑、踩踏、腾空和落地,整个过程的时间较短,运动员需要在每个阶段快速调整姿态和肢体协调性,才能保障跳远的距离。实际上,跳远运动所考验的是运动员的跑动速度、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兼具上述能力的运动员便可在赛场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为此,在进行跳远训练时,也应将助跑动作作为重点。文中就针对助跑技术训练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训练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助跑技术,赢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跳远运动;助跑;技术训练

跳远比赛中,助跑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比赛动作,在立定跳远和助跑跳远中,跳远的距离较为悬殊,这也可充分说明,助跑动作具有一定的提速作用,可以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在进行跳远训练时,除了开展跳远预备动作和跳远动作规范的训练外,助跑动作也是跳远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比赛中可以发现,助跑速度以及在跳动过程中,运动员的肢体控制能力均会对跳远距离产生一定影响。此外,要求助跑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肢体控制能力,在跑动至跳板时,应快速做出跳动的动作,以免影响助跑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助跑技术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

(一)步伐控制能力差的表现和改进方法

助跑过程中,一味的提速无法保障助跑作用的有效发挥,在训练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为,运动员在跑动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自身的步伐,致使在接近踏板时,需要减速调整步伐,确保准确踏上踏板,进入起跳动作,在接近跳板的过程中,运动员心理已经产生犹豫,致使步伐杂乱,很难发挥助跑动作的提速作用。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助跑训练的技术水平不足,不能正确引导运动员控制自身的步伐,使其在助跑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与踏板的距离,临时做出步伐调整动作,这极有可能打乱助跑的提速性能。针对此类问题,要求在进行助跑训练时,根据运动员的体能和步调,帮助其确定距离相等的步伐,并且引导其确定跑动的速度。这一训练目标可以通过往返短跑训练来实现,使运动员形成匀速加速的习惯,确保在到达踏板时处于助跑的最佳速度,且能够准确踏上踏板做出起跳动作,这一技巧需要经过长期坚持训练实践才能实现,需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差异,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二)助跑步点不正确、节奏不规范的改进方法

在跳远运动中,由于助跑启动形式和跑动技巧不够规范,致使跑动的节奏无法掌握,所引发的比赛失礼问题较为常见。上述问题的产生与地面质量、气候因素和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降低此类因素对运动员助跑动作的影响,要求加强日常的助跑动作训练,并且对运动员的启动方式进行明确规范,要求其在训练的过程中,每次启动均需要固定首次迈出的一条腿,之后逐步完成对步点的有效控制。步点确定方式为首先认清自身的跑动习惯,即每次习惯迈出哪侧的腿,每步的步伐大小,综合得出最适宜自身的步点,并且将其标记到常规训练的跑道上,通过反复训练实现步点控制,同时掌握相关的跑动节奏,这可有效帮助激发运动员的助跑能力。

二、助跑技术的主要训练方法

(一)注重助跑速度的训练

助跑速度关系到跳远运动的最大距离,与比赛成绩密切相关。为此,在进行助跑技术训练时,首要任务就是帮助运动员提升助跑的速度,在保障助跑步调不被打乱的基础上,进行提速训练,是取得良好比赛成绩的重要手段。具体训练中,可以采取短跑训练的方式,努力提升运动员的腿部肌肉运动能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使其在跳远动作中爆发出更大的力度,从而增大跳远的距离。

(二)规范运动员的助跑动作

助跑技术虽然与短跑运动的动作特点相同,但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助跑技术要求运动员的步调一致,即步长相等,是匀速提升跑动速度的过程,而短跑运动则要求运动员持续发力,将提升跑动速度作为主要运动目标。在进行助跑训练时,很容易进入速度训练的误区,致使运动员的跑动节奏被打乱,最终影响踏板动作的规范性。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应在日常训练中,对跳远运动进行模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还原跳远运动的赛场,通过反复练习,帮助运动员加深记忆,规范其助跑动作。

(三)增强运动员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原因对跳远助跑的影响不可忽视。天气条件(雨、雾)、风向、风速和跑道条件会导致助跑、速度、移动和速度等的变化。所以,应该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做更多的培训,在各种的考验和竞争的复杂环境条件适应各种挑战和竞争,逐步提高运动员的经验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让他们调整距离和节奏,除了环境的变化外,在比赛之前要熟悉和适应场地,也是保证精度的一种很好的赛前方法。

三、助跑节奏和助跑速度的控制方法

(一)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

要提高运动员的节奏,必须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开始,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改变之前的节奏。运用其他训练方法,如跨栏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和节拍感。加速跑、跑和放松惯性跑训练,让运动员体验节奏和放松情境,保持步幅和步频的内在感。

(二)严格控制助跑最后6步的速度

在助跑的整个过程中,最后6步的速度控制是关系踏板准确性的关键,要求在实际开展助跑技术训练时,需要有針对性的强化最后6步的训练强度。训练过程中,应正确指导运动员控制最后6步的速度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最后一步的速度应始终小于最后第二步的速度,确保为运动员留出响应的时间,准确踏上踏板。最后第二步的动作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应垂直于地面,调整跑动姿势。在第三步时,已经接近跳板,此时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将产生刺激反应,是加强跑动强度的重要阶段,对于最后几步助跑动作和速度的有效控制,可帮助运动员正确确定踏板位置,保障跳远起步动作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谢应俭.中学生跳远助跑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的研究[J].消费电子,2014(20):286.

[2]张嘉羡.影响跳远助跑起跳准确性的相关因素[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5):144-147.

猜你喜欢

技术训练
关于大学生篮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探讨
游泳技术训练发展的研究
排球运动中接发球能力训练探讨
浅析步枪射击技术训练
浅谈青少年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
加强技术训练增强学生篮球意识和技能的研究
浅析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
乒乓球技术训练的教学探索
浅析体育教学中排球扣球技术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