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4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调查与分析

2019-09-10王迪

高教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图书馆

王迪

摘  要:伴随着移动服务的飞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新兴模式,正被国内各高校重视和建设。文章以江苏省4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对其基本信息、服务功能、推送频率及推送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从名称规范、推广力度、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190-04

Abstract: With a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service, the library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s a new pattern of mobile library service is being attached and constructed in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of 48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Jiangsuprovince,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its basic information, service function, message push frequency and effec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rom the name specification, push service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university library; mobile service

引言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 2012 年 8 月在微信基础上推出新的功能模块[1]。根据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公告[2],微信“小程序”于2017年1月正式上線;同年11月,企业号升级为“企业微信”,至此,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分类由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升级成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及企业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构建成本低、用户粘性强、信息传达率高等特点,还可以通过微信开放平台的API实现较为复杂的业务功能[3]。作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正被各高校图书馆重视与建设。目前,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基于耿曼曼[4]、丁枝秀[5]、宋爱林[6]、邵丽珍[7]、刘颖[8]等的相关研究,本文选取江苏省4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对其服务内容及方式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以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进一步发展。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名单”[9],笔者对江苏省48所本科高校(不包括民办)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进行调查。采样时间为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

按照名单访问被调查院校图书馆官方网站,扫描官网上显示的微信二维码并关注其公众号;或通过手机微信搜索 “高校名称 + 图书馆”或者 “高校简称+ 图书馆”,搜索官方认证的图书馆公众号并关注。

二、公众号基本信息

在江苏省48所本科高校中,除泰州学院外,其余47所高校图书馆均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98%,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号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新兴模式,被江苏省本科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由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开通了服务号和订阅号,泰州学院图书馆没有开通公众号,所以江苏省4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共创建了48个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从公众号命名方式看,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采用“高校名称+图书馆”或“高校简称+图书馆”,该命名方式权威性高、易于用户查找。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公众号命名为“南邮书林驿”;江苏警官学院图书馆公众号命名为“悦读阅美”;常州大学图书馆公众号命名为“cczulib”,这几种命名方式比较个性化,但不易于用户查找。

从公众号类型看,服务号占52%,订阅号占48%,几乎各占一半。两者的区别在于显示方式和消息次数限制:服务号直接推送到用户的微信对话框首层,每月最多推送4次,每次最多8条;订阅号折叠在订阅号消息中,每天可推送1次,每次最多8条。

从公众号认证情况看,认证后的公众号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权限和高级接口,有利于公众号的运营。江苏省本科高校的48个公众号中,已认证的占96%,体现出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号建设的重视。

三、公众号服务功能

公众号菜单栏最多创建3个一级菜单,每个一级菜单下最多创建5个子菜单,若一级菜单直接链接到门户,则子菜单个数不受限制。每个子菜单为一个服务功能模块,笔者对48个公众号的服务功能进行跟踪调查,并统计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服务功能如图1所示,统计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30日。

从1图可以看出,馆藏查询是最为普遍的功能,48个公众号中有44个设有馆藏查询功能,占92%;40个设有绑定/解绑读者证功能,占83%;39个设有在借/续借功能,占81%;通知公告/讲座培训和好书新书/热门图书功能均有38个公众号设置,占79%。另外,常见问题/联系我们、新生专栏、座位预约/自助文印、活动专区、读者荐购等功能也是较为常见的基本服务功能。

除基本服务功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也设有特色服务,如: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设有失物招领,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设有学生管理委员会,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设有客户端下载,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设有侬小图服务台等。

四、公众号推送频率及推送效果

笔者通过访问48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统计了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时间段内的文章推送次数和篇数;通过访问清博指数网站[10],采集了各公众号2018年10月的WCI,采集时间为2018年11月13日,按WCI指数高低进行排名,结果见表2(由于篇幅限制,仅罗列出前10所高校)。

由表2推送频次可以看出,订阅号每次推送的篇数多为1篇,偏向于信息的即时推送,更具时效性;而服务号,由于每月最多推送4次,则每次推送的篇数为多篇的情况较多,偏向于固定栏目的推送[8]。

微信传播指数WCI反映了微信公众号的整体运营情况,WCI指数越高,则公众号的排名越靠前,影响力越大。从表2可以看出,公众号的类型是服务号还是订阅号,对WCI的数值影响不大。根据清博指数网官方“图书馆排行榜”,2018年10月53所高校图书馆入围前100,武汉大学图书馆WCI为597.03,位列第八,居高校图书馆之首,江苏仅四所高校图书馆入榜,可见,江苏高校图书馆整体表现不突出,公众号影响力建设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10月的推送量虽仅有2篇,数量上在高校图书馆公众号排名位于下游,但文章“图书馆爱的大礼包”获得26405次阅读,418次点赞,帮助其获得高校图书馆WCI排行榜第2名。可见,并非推送量越多,影响力越大,甚至会导致订阅用户反感,降低用户粘性。

五、公众号发展建议

(一)公众号名称规范化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公众号命名方式有以下几种:(1)高校名称+图书馆;(2)高校简称+图书馆;(3)全英文;(4)个性化名称。其中,采用“高校名称+图书馆”的方式最易被读者识别,不会混淆,易于记忆。同时,一所高校应只申请一个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便于读者查询关注,也是图书馆对所推送内容负责任的表现[11]。

(二)加大公众号推广力度

公众号想要获得更大的影响力,首先需要更大的关注度,仅限于在图书馆官网上展示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应多渠道吸引潜在用户,开展线上线下双重宣传。可通过以下方式:(1)新生入馆培训或图书馆信息素养讲座上,对图书馆公众号进行专门的宣传;(2)利用世界读书日、宣传月等活动契机开展专门的宣傳推广活动,引导更多读者关注;(3)在图书馆服务台、电子屏、海报等较为显眼的地方挂上公众号二维码,还可发放一些印有公众号二维码的书签给读者,加大公众号的曝光率;(4)在公众号中推送高质量文章,并在推文的最后加入公众号二维码,吸引潜在订阅者。

(三)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水平

公众号运营是新媒体平台下的运营,应由专门的团队负责开发、建设和维护。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合理的推送频率:过低的推送频率容易丧失读者对公众号的关注度,而高密度推送可能使读者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合理的推送频率至关重要。笔者建议每周至少推送1次,最多不超过5次,同时可结合一些公众节日进行相关内容的推送,以吸引读者眼球;(2)重视互动反馈: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公众号对文章的评论与平台下的留言反馈不够及时,或根本无人回复,这种现象可能导致读者的流失。应明确运营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时回答读者咨询,关注读者需求,形成良好互动反馈;(3)推送特色服务:在大数据环境下,可以根据读者的行为习惯、借阅历史、搜索记录等数据,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还可以推送一些实时数据,如在馆时间排行、个人借阅量排行、数据库使用排行等,增加读者的参与感;也可以提供校车校历、快递查询、天气预报等贴近读者生活的服务;可以利用高效图书馆的特点,针对已毕业的学生,推送追忆大学岁月的文章,或定制往届生在校的借阅记录等,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吸引往届生的关注;(4)馆员指导学生参与公众号运营:由于学生是高校图书馆公众号的订阅主体,引入学生团队能够拉近公众号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提高影响力。如河海大学图书馆的定期栏目“三余书语”就是由“图书馆读者协会”策划完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馆员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信公众平台.

[2]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

[3]刘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研究——基于互联网运营视角的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7(11).

[4]耿曼曼.基于微信传播指数WCI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研究——以江苏省本科院校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6):107-109.

[5]丁枝秀.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06):69-72+101.

[6]宋爱林.运维视角下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管理状况分析及启示——基于江苏省25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J].新世纪图书馆,2017(11):33-36.

[7]邵丽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以江苏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0):54-59+80.

[8]刘颖,高俊宽.江苏省“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03):41-47.

[9]江苏省教育厅.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7/12/8/art_58319_6929344.html.

[10]清博指数网站http://www.gsdata.cn/

[11]王其和,吴家霞,付可心,等.面向39所高校图书馆的微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6(21):23-30.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图书馆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