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绘画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2019-09-10梁斯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7期
关键词:创造性创新

梁斯斯

[摘    要]创造性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给幼儿充分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引导幼儿自主绘画,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关键词]创造性;尊重意愿;幼儿绘画;绘画兴趣;创新

引言

幼儿绘画是一种童心世界所特有的认知想象与创造的显现,它的操作过程伴随着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内心的活动,它不仅能再现事物,还会重新组织,构思与创造,通过绘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和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

绘画像音乐、言语一样,是人类表情达意,交流经验,记录史事以战胜空间、时间的最早最有效的工具。绘画对儿童是有强烈吸引力的,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画画。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就会握着蜡笔或铅笔在纸上乱涂乱画,你若不给他纸,他就会在墙上、家具上乱涂。

幼儿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幼儿期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幼儿绘画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能引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呢?

1.尊重幼儿意愿,创造机会,引导幼儿体验创造的快乐

幼儿绘画的魅力就是它充满了丰富、离奇的想象。因此,作为老师,绝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依葫芦画瓢。这样不仅压制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还使幼儿形成了依附的性格,头脑中永远不会有创新的火花。因此,在绘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绘画意愿,给予一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幼儿轻松作画;充分满足幼儿内在的表达自我的强烈愿望,使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自己的事,不是别人要我画,而是我要画。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所以,我们应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幼儿,多给他们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

要营造这样的气氛,教师还要特别能容忍一定程度的“紊乱”。因为幼儿被吸引到某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时,他们常常表现出手忙脚乱,很难做到整洁。教师如果对此进行干预,硬让他们保持整洁,很可能会扰乱幼儿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在活动中,不管孩子会画不会画,也不管他们画得好不好,我们应给予他们亲切、耐心的指导,让孩子有一种爱的感情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

2.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

幼儿绘画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对其内在潜力的激发。只有使幼儿体验到绘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才能激发幼儿表现和创造的兴趣。因此老师对幼儿发展特點有所了解,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绘画创造性的热情。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我们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也应从兴趣着手,激发幼儿内在的绘画潜力。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在绘画创作中,幼儿把自己以往的经历和生活体验进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为使幼儿能更大胆、自由、广泛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情感,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在绘画活动时,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到各种绘画工具与材料,如:各种质地蜡笔、纸张、水彩、水粉、颜料等。这些材料不但可以满足幼儿尽情表现的欲望,帮助幼儿积累使用这些材料和工具的经验,还丰富了幼儿创造表现的手段,扩大他们创造的空间。

我们应尽可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采用一种自由自在的作画方式,来唤起幼儿内在的、自发的绘画动机,从而唤起幼儿创造的情感,更大胆地去发挥创造性。

3.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为创新奠定基础

绘画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们对五彩世界的丰富感知。而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的思维,因此,我们要帮助、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摸、闻、尝、听、看,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视野,开拓幼儿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例如,看到空中飞翔的形态各异的鸟,就能联想到各式各样的飞机。我们要引导幼儿打破时空限制,对事物进行分解组合,为最终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甚至是天马行空的异想天开储存丰富的经验。

4.进行一定的技巧训练,为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要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这一客观世界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在绘画教学中,许多幼儿正是由于缺乏绘画技巧的支撑,难以表达出心中所想表达的事物,而失去绘画热情。因此,循序渐进地教给幼儿一定的绘画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在技巧训练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法,通过活动、游戏等亲身体验,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愉快接受,成为学习的主人。

5.科学评价,激发幼儿更多的创新火花

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必须学会站在幼儿的视角上。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而不能用“像”“不像”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否则就会犯下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这样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只会求同,不会求异。

例如,画水果树,成人的理解是长满苹果或梨的树,而孩子们则会把它想象成为结满各式的水果,如菠萝、香蕉、草莓等,甚至是西瓜的“百果树”。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用纯客观、逻辑去要求,而应用“新、奇、艳、稚、满”作为评价标准。“新”指构思新颖;“奇”指想象神奇;“艳”指用色大胆,搭配自然;“稚”指作品充满童趣,符合幼儿特有的视角;“满”指画面丰满。因此,在评价中,教师尤其要对作品中的每一丝奇思妙想都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我们要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同时学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让孩子凭借自己的直观印象,大胆、无拘无束地对事物进行感受,再结合孩子自己的想象,用独特的语言将绘画表现出来,幼儿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

幼儿所具有的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巨大的创造潜力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飞翔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带入一个个神奇、美妙、有趣、创新的世界中去。幼儿创造性表达的空间,赋予了我们一次次回归童心的机会,能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体会“教学相长”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曹雪梅.幼儿园艺体研究与实践[M]. 第一版.北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05:58-82.

[2]桑新民. 新兴学科百万个为什么[M]. 北京市: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3,12:178-182.

[3]贾振明. 0-4岁智能训练百科全书[M].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06.

[4] 曹露. 教与学[M].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06.

[5]董耀会. 中国美术论文集[C]. 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11:623-636.

[6]俞文钊,杨治良. 实用心理咨询大全[M]. 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7,10.

[7]杨晓柳.抓住儿童绘画特点 发掘儿童绘画潜质[D].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2005.

[8]章乃琪. 培养小班儿童的绘画兴趣[J].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3.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创新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的联系:自尊的作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