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数学学科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2019-09-10任渝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校本教研

任渝

数学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数学教师专业进步为目地,以数学课堂实施过程和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数学教研组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活动,下面就我担任数学教研组长以来积累的经验与同行们交流一下数学学科校本教研的成效。

一、 找准真问题是数学教研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要开展一次成功的数学教研活动,抓住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关键。发现教师存在的数学困惑并且提出问题,是教研活动的起点,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数学教研活动能否正确、顺利的开展。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只有能够满足他们数学专业成长需要,能够解决他们工作中的数学困惑问题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激发出数学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动机和欲望,才能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到获得数学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要想数学教研活动取得成效,问题必须真正来自数学教师的体验。

要组织好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关键是要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数学教研主题。为此,一方面必须深入到教学的第一线,和学生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在学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化成一个明确的研讨问题。

二、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教研活动的关键

要想开展好一个数学教研活动,数学教师的状态到底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研组长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而作为主题的教师则必须处于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状态。如何才能确保数学教师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题地位?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们应该享有确定主题的参与权。教研活动的主体应在教师的亲自参与下才确定下来,应是教师从感到迫切需要的教学实际问题中选择出来的,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应确定教师的主题地位,而不是到了召开教研会讨论是教师才参与进来。正因为教研活动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去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题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2)教师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应该享有选择权。这就是说,在教研活动中。不是管理者或主持者去规定教师说什么、怎么说,而是由数学教师自己去确定应该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正是因为选择权掌握在数学教师自己手中,数学教师就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表现精神。

(3)要和数学教师一起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既然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是数学教研活动的主体,开好数学教研会自己责无旁贷,因此就不会去打无准备之仗,不会去打无把握之仗。这种主体的意识,就必然要落实到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上来。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数学教师来参加教研活动时,就不再处于茫然状态或是随机式的即兴发言,而是有条有理有据有深度。这就使得数学教研活动开展得十分有效。

三、恰当的组织方式是开展数学教研活动的基础

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來体现,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毫无功效。在数学教研活动中,我在组织形式方面采取过两项措施。

第一种采用对比式的数学教研活动方式。利用对比方式开展教研活动,能够直观形象地帮助教师理解新理论,帮助数学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逐渐接近、理解数学教研的主题。

第二种采用案例分析与体验相结合的教研活动方式。案例分析式数学教研活动是借助必须的媒体手段(例如录像),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对于某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寻求更有效对策的一种数学教研活动,体验数学教研活动所突出的,则是教师的“体验”。

数学教研的活动形式要为数学教研的目的服务,选择什么样的数学教研形式,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数学教研的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数学教研需要权衡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选择更加有利于达到教研目标的形式,同时,这一决策应该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题作用。

四、适宜的环节是数学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一个好的数学教研活动,其展开的各个环节必须是环环相扣,能够一步步引领教师在经历多次的思想碰撞之后,最终获得某种认识。可以这样说,如果在教研活动中各环节脱节或是拖拉,就会使数学教研的目标发生偏移,甚至无法达成目标问题的解决,而如果数学教研活动中环节紧揍,设计合理,必然能够保证数学教研活动的完整性和目标的指向性。

数学教研活动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需要数学教研组织者的精心设计。在数学教研过程中的及时提升,是任何数学教研活动都不能缺少的环节,是对数学教研组织者的考验和锻炼。

数学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和数学教师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有的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却背离了这一目地。学校搞数学课题申请、立项,而且以为课题越多、级别越高越好,根本不考虑数学课题对学校是否有意义,学校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一课题。

开展好一个数学教研活动,作为主体的数学教师则必须处于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高涨。目前,校本教研效果并不明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校本教研的终极意义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实数学教研活动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当我们不从具体个体的直接体验出发,而从“价值”的角度来认识意义时,数学教研活动至少呈现出几类不同的可能价值:一是数学教研活动对于学生的价值,二是数学教研活动对于上课教师的价值,三是教研活动对于听课教师的价值。然而不管是上课教师的价值还是听课教师的价值都可以看成是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于是《课程标准》又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可见,教师的发展目地就是在于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数学教研活动的终极意义就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开展好数学校本教研动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的生活方式,克服倦怠感,激发教师热爱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快乐感,幸福感,和教师的研究意识。数学校本教研搞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教学研究才能深入,教学成果才会显著。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校本教研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