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自然过渡的初中英语学习

2019-09-10路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音标字母单词

路霞

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之前,已经学了三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流用语、简单的交流句型、英语语音发音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初一以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同时也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在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在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的面孔也生疏,英语老师也不一样,教材内容也不一样的新环境下,如何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的延伸过度,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初中的英语老师如何进行教材的衔接,如何对学生养成习惯的衔接和培养,如何根据小学生升到初中的变化、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整合。这是初中英语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了自己的做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师生的衔接。师生第一次见面的开始课很重要。在导言课中我们要让学生们对老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有所了解。老师对学生上课的具体要求、给出方法与建议,也要让学生清楚。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在初中也要发生及时的改变。现在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那么学生在学习中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要合作探究。对于初一的学生,老师的幽默的谈话,变化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活动会让学生降低紧张感,从而让学生处在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习得环境,增强学英语的信心。

其次,对教材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材是三年级起点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初中是鲁教版教材。对小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上初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两套教材进行比较后,结合我校的生源,对现在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组合。现学的鲁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语音教学。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课本中分单元渗透。分三轮完成。第一轮学习音标。第二轮归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语音。第三轮又回到音标。实际上是按照字母-音标-单词的学语言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但如果是按照这样的设计来讲,学生的知识上的建构感略感不足。所以总结了以前我们曾经用过的马承,三位一体,张思中集中教学法等等来对字母音标单词的集中教学衔接。

一、对字母的集中衔接

也许有人认为小学生对字母的掌握已经很熟了。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使小学生学了三年的英语,因为小学英语课时安排是每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所以对教学内容的复现率是很低的。大部分学生对26个字母顺序的背下来是很熟的。而且英语歌曲ABC也唱的很好听。但单独拿出一个字母或对打乱的字母顺序的一部分字母排序,很多学生觉得很困难的,很出色的学生也会费脑筋去想的。其中的原因小学生是从无意识记忆到有意识记忆、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的发展期,英语的思维很薄弱。因此必须从字母开始对初一的新生进行衔接。以学生熟识的字母歌引入字母。要求学生用各种声调来说出字母。增强学生的字母熟识度。紧接着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说出老师所说字母的前一个字母,甚至说出老师所说字母的前一个和后一个字母,同老师的字母连成三个相连的字母串。让学生小组按照自己姓氏字母排序。把相应的练习册上的练习也加上。通过这样的训练,降低了好学生的浮躁,提高了学困生的字母基础。

为了进一步打好字母书写的基础。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大写字母一笔、两笔、三笔写成的。小写字母中占中格的、中上格、中下格和上中下三格的。规范学生的字母书写后,慢慢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二、对音标集中衔接

利用课本初始单元对26个字母中含有相同音素的归类。也可让学生通过字母的名称音小组归类。引出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的归类后,利用我们传统的去尾留头法,把Bb Cc Dd Gg Pp Tt Vv Zz 含有共同的/ i:/去掉后留下了 /b/ /s/ /d/ /dʒ/ /p/ /t/ /v/ /z/,掐头留尾法,把 Ff Ll Mm Nn Ss Xx留下了 /f/ /l/ /m/ /n/ /s/ /ks/,汉语拼音对照知道/g//h/ /j//w//r/,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初步渗透音标的建构知识后,把整个音标全部展现给学生。对音标的发音略做讲解后,要求学生充分的模仿和练习。把辅音音标和元音音标组合成不同的音节,老师创造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足够的拼读练习。把课本中部分的单词的音标呈现让学生拼读,这时学生体会到音标的作用,我们能用音标去干什么。在拼读音标的过程中对音节,重音的概念很自然的介绍出来。再通过音标尝试拼读单词,使学生建立音标和拼写之间的联系。这部分为学生将来的记忆单词和拼读单词指出了方向,让学生感受到,朗读中的音律变化和记忆单词的部分技巧。

如果学生能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通过音形结合来记单词,所能感受的效果会让学生提升对单词记忆的兴趣和热情。利用课本附录中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辅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进行拼读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很多单词看到就能读出,读出便能写出,听到也能写出。初步使学生感受到拼读规则。在此过程中,把小学的全部单词也可按读音分类后,让学生拼读写出熟识的单词进行拼读的训练。

三、单词的集中衔接

音标最终的用途同汉语拼音的用途相同。接下来,不断的对音标进行復习的基础上进行拼读单词的练习。把整个初一初二的单词拿出来让学生小组进行拼读。学生有了音标的辅助,看到单词就会拼读,就会觉得英语好学了,从而减轻了畏难情绪,愿意去学。集中识词要求不高,只要求会读,知道单词的意思就行,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强迫学习,而是采取多鼓励学习。要使学生在集中识词阶段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就要在教学中增加兴趣性和生动性,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老师在集中识词上课时或者用小学教材中的对话,进行两两对话,或小组对话。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说话的语感,同时还是单词的复习。或者利用小学课本中的故事,老师用英语复述出来,增加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也可配上动态或静态的图片增加教师英语的形象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听英语故事中练习了听力,听力的理解领悟能力,也使课堂有了吸引了,更使课堂的形式多样了。单词的进一步的记忆在下一步的分单元的学习中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技巧的渗透。通过这样的重复,把对单词的掌握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以后的每学期的开学后,都要对音标单词进行复习和重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学习效能的提高。记得布鲁纳说过:“教育目标既要追求优异成绩,也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

四、文章的集中衔接

在集中拼读单词的课堂中加入的对话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同桌对话、接力对话、师生对话、集体对话等,还可以有课文改编的对话,这些对话的进行促进了课文教学。通过这些方式既复习了课文的内容,又巩固了单词语音。有了这些基础对性质相同,内容相近的课文集中成单元教学。按照提前预习、朗读、理解、熟读、背诵、复习、写作等环节进行。每篇课文一般情况下分成三个步骤:

(1)课文理解可以从听,视频入手,通过听录音、朗读、选择、判断、段落大意配对等形式,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2)对课文进行分析。通过对词组搭配的讲解训练,长难句的解析,新增语法的分析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结构的认知。

(3)课文的应用。进行了上两个步骤之后,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复述,重新编写、各种口头笔头练习,让学生进行控制性,半控制性或开放性练习,通过相似的运用、到设置情景的语言环境的实践,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个步骤的训练帮助学生搞清课文中的语言现象,理解课文,又通过多种形式的操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最后跳出课文,在更大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对课文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运用,然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衔接教学,使小学生从小学的语言知识过渡到初中的英语学习,从小学的习惯和技巧顺利的过渡到初中的学习,保护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延续到初中,为初中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音标字母单词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重视音标教学打好英语基础
魔力音标
猜谜连字母等
字母派对
Playing with “g”
Playing with / i? /
单词拾趣
巧排字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