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的传承(八)

2019-09-10

关键词:定窑磁州窑窑址

度过强盛的唐朝和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历史的时光机带我们来到了文艺兴盛、经济发达的宋朝。本期,就让我们来看看宋朝有什么闻名世界的东西吧!

大家都知道英文中用“China”称呼中国,可大家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18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来自中国的瓷器,特别是产自昌南镇(现在的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而宋朝就是中国古代制瓷工艺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南宋(1127-1279年),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传九位皇帝,享国152年。

宋朝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在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

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按体系划分,可以分为青瓷体系、白瓷体系、黑瓷体系。

青瓷体系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其表面施有青色釉。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汝窑,因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官窑,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御用青瓷,在当时俗称“官窑”。有“紫口铁足”的特点,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哥窑瓷器最大特点是瓷器通体开片,开大片为“冰裂纹”,开细片为“鱼子纹”,极碎为“百圾碎”,若裂纹呈黑、黄两色,则称为“金丝铁线”。

钧窑,窑址在河南省禹州市(时称钧州)。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还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以绚丽多彩著称于世。

白瓷体系

白瓷是汉民族传统瓷器。白瓷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制后呈素白色。它最早创烧于东汉之前,宋朝最具代表性的白瓷有定窑、磁州窑。

定窑,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磁州窑,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主要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它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色,运用铁绣花、刻画法、红绿彩及黄褐、绿、蓝、窑变黑釉等进行装饰。

黑瓷体系

黑瓷也称天目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施黑色高温釉。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黑瓷釉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

建窯,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是宋代福建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窑址有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山、营长乾等处。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烧瓷历史长达千年。建窑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釉色黑而润泽,釉汁垂流厚挂,器物多为碗盏。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市永和镇境内,宋朝时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吉州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作为江南地区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产品著称。

猜你喜欢

定窑磁州窑窑址
千年定窑 古老技艺重焕新生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
近年来定窑研究的进展和新走向
乾隆皇帝的定瓷鉴赏观
北京南苑汉代窑址发掘简报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