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经》中的人生智慧

2019-09-10安争珺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音译观照菩萨

安争珺

摘要:现在有幸习得《心经》,虽略懂皮毛但还是受益匪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赅的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在般若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接下来,介于自己对《心经》的一知半解,大致浅谈一些关于人生智慧的见解,实属吾之愚见。

关键词:心经 人生智慧

正文

一、心经百字纳万象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极为精简,内涵深奥,流传极广,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该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印度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思想而闻名于世,属于在中国,也是在世界流通最为广泛的的佛教经典之一。虽仅有260字,然纳宇宙于须弥,言而旨大。

二、般若一卷览人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般若” 二字是梵语的音译,既然是梵语的音译,我们显然无法从字面的上去理解。那般若是什么呢?在很多的版本中将其译为智慧,但又不同于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有限的,是夹杂着烦恼的,是有缺陷的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则不然,它是有限的,是清净圆满的,能够通达宇宙人生真相帮助人们彻底的解脱人生的烦恼。

般若对人生有重要的意义,若没有般若,人生会产生两大苦恼。

首先是认识上的迷惑。人活在世上,总是在充满着迷惑的状态下生存,即不能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这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关心自己的命运。命运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往往也会有差异,有人相信命运是存在的,相反也有人不相信命运的存在,所以这也是人在认识上的迷惑,答案自始至终也得不到统一,各抒己见。

再者就是执著欲望所带来的痛苦。

人类倘若要解决由认识上的困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我们如果有了般若能够正见宇宙人生,如理而行,就会拥有安和宁静的人生,这就是彼岸。般若能把我们从此岸渡到彼岸。

三、脱离苦海心性成

《心经》开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经文大致意思为:观世音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其深妙的时候,观照彻见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并没有自性,当体即空,除去了造业受苦的根源而没有烦恼,因而得以脱离一切烦恼生死的苦厄。

然而如何解脱苦海呢?佛法以为首先要对苦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对症下药。苦的类型有两种:身苦与心苦。身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肉体所受的一种痛苦,如感冒发烧头疼等,大致上身苦都是类似的,只是深浅的程度不同;心苦就是人自身心灵上的痛苦,每个人烦恼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所以心苦与身苦就不一样了,它在本质上是由区别的。

明白了苦的意义是在于脱离苦,如何解脱呢?从般若的思想来看,人类的痛苦是对“有”的迷惑和执着造成的。《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说的。我们认为“有”就是实在,这样就让“有”成了实在有。然而世间的一切生死现象并不是实有的,而是空的。在这里的空并不是指没有了,而是指五蕴里的“有”,不是我们所执着的实在性,“有”是假有的。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就能够度过一切烦恼和痛苦而达到心性的修成。

四、超越生死获重生

人生的问题生来就有很多,但如果进行高度的概括,无非就是“生死”二字了。哲学、宗教重视探讨生的来源以及死的归宿,在这里就有必要提及十二因缘。在佛教中将十二因缘分为三世二重来说明:以无明、行为过去因;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为现在果;以爱、取、有为现在因;以生、老死为未来果。但是在这里也不能机械的进行理解,比如无明它作为过去因,但在众生生死过程中,无明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存在的。

在《心经》中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菩萨境界。有无明老死,随无明到老死而流转,这是凡夫俗子;认识到无明至老死延续的过患,灭尽无明乃至灭尽老死,这是声闻[ 声闻:由梵语音译而得,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以般若慧照见无明乃至老死,照见无明乃至老死皆空,认识到:无明不异空,空不异无明,无明即是空,空即是无明,这是菩萨。[ 摘自济群法师 著 .心经的人生智慧.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10 第1 版 对超越生死的理解。]“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句话按照翻译的意思为: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消失,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消失。在逻辑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因为他们觉得有实在的无明,才会有无明的灭除;因为有老死,所以存在老死的灭除。因此菩萨不用灭除生死,也不必厌离生死,从而在生死中超越生死。这对平常人来说实属困难,因为人是有欲望的,如果能够抛却一切欲望,悟彻十二因缘的真谛,那么我想离超越生死也不远了,在超越生死的同时即将诞生的是一个新的自己,在佛法的帮助下得到重生,犹如凤凰一般在烈火中得以新生。

五、修习成佛得智慧

般若是圣贤的智慧,一般烦人如何才能认识以及把握呢?般若是修学佛法的核心,至于怎样把握以及认识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习得。

(一)首先从文字般若着手。

般若有三种:一曰文字般若,二曰观照般若,三曰实相般若。三种般若中唯有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核心,文字般若以及观照般若都是能生般若故,称为般若。经中特别指出文字般若,是在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的情况下产生的。亲近善知识使我们能有机会接触文字般若,因为只有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正法能引发般若,所以正法是文字般若。在这三种般若中,文字般若产生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以般若正观去观照一切。

(二)声闻乘的五分法身以慧为枢纽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所以以慧为枢纽,是因为持戒修定都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比如持戒,像每个宗教都有自己持戒的教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是佛教不以持戒为究竟,也不以修定为究竟,佛教的持戒修定是为了开发所有的智慧,没有任何漏洞。

(三)菩萨道的六度法门中以般若为导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法门的前五度中并没有般若,那为什么之后成为了六度法门呢?在《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可见般若的核心地位。

(四)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在《维摩经》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意思就是智慧是诸佛的父母。以智慧为诸佛的父母,诸佛都以智慧成就。《大智度经》中:“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终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说法。因此,成佛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智慧的顶峰,能够正见凡夫俗子不能理解的事物以及观宇宙人生的现象。

小结

从心经百字纳万象、般若一卷览人生、脱离苦海心性成、超越生死获重生以及修习成佛得智慧这五个方面粗略的论述了《心经》中的人生智慧。智慧是人人有的,只是在于开发的程度的深浅不同而已。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本心,学习佛法,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智慧,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最终也不过是“付之一笑”与“何所不容”罢了,拥有了智慧在这个社会中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山口益 著 肖平 杨金萍 译. 般若思想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07第1版

[2]陈秋平 尚荣 译著 .金刚经 心经 坛经. 北京:中华书局 2007.12第1版

[3]济群法师 著 .心经的人生智慧.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10 第1 版

声闻:由梵语音译而得,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摘自济群法师 著 .心经的人生智慧.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10 第1 版 对超越生死的理解。

五分法身:[出法華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猜你喜欢

音译观照菩萨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菩萨
关照与观照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
鲁迅音译的外国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