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19-09-10臧远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调动积极性

臧远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做人打好基础。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全面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精神,我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使德育工作具有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一、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学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衡量德育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我国的德育管理实效性来看,存在着“低效劳动”、“无效劳动”,甚至还有“负效劳动”的现象,总之,实效性不高。德育与德育管理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德育和德育管理的实效性问题,使德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提高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方法

(1)落实德育工作。小学阶段正处于人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将会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而且决定着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文化。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

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

(2)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其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多次提出要实现德育的常态化,要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各学科德育以学科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全体教师实行一岗双责,积极主动的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德育工作,并对科任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对科任教师的工作成效,在评优、评先、评模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学校全体教师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学校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德育教育,让人间的真、善、美去感染学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学习身边的英雄,要充分挖掘身边的典型,讓学生周围、学生中间感人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要以一种崇敬的心理去对待榜样,用榜样的高尚德行去感化他们,化作孩子们道德修养的航向标。当今丰富多彩、复杂纷繁的社会里,特别是社会转型期,总是香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应该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警示教育,教学生学会拒绝那些“假、丑、恶”现象,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当然,这种教育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

有些单亲和孤儿,从小生活在缺乏父爱或母爱家庭中,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表现出一些强烈的叛逆,如固执、对抗、孤僻、依赖、自卑。这些不良的情绪困扰着他们,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一长,将会使他们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失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有这样一些令教师头疼的学生,整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此,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是让他们进办公室站壁、批评,或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孤立开来。其实,有好多的学生并不是品德出现了问题,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把一些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与品德败坏混为一谈,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要以关爱之心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很好的投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当今的学校除了教好学生,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利用学校这个教育阵地分期分批给家长上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抵制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一生的学校,家庭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家庭学校的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合作,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任重道远。我们应竭尽全力,以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亡安危为己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学习的刻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学生德行的培养,就一定能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就能培养出一代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调动积极性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独驾到
响鼓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