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语文朗读习惯的策略研究

2019-09-10罗福利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罗福利

【摘要】  小学处于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受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影响,此时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较高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稳步成长,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但在实践教学中,有关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尚有需要优化之处,师生缺乏联动、朗读内容过于单一等因素,都会导致学生缺乏朗读积极性,难以认识到朗读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相关研究策略,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展开了分析,力求以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148-01

前言

朗读是小学生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了解文章内涵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读,学生能自然而然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思想,并提升写作能力以口语表达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仍存在实践问题,导致课堂朗读效率低,还需要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给出有效的课堂教学对策。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及现状分析

1.1受教学时长限制,朗读教学受到忽视

虽然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改革方向与优化动力,但小学课程内容较为丰富,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尽管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长不短,但教师仍然具有较高的教学压力,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当下,教师为了实现全面提升的教学目标,对于需要占据较多课堂时间的朗读教学抱有消极态度。此外,由于朗读教学与学生成绩的关联性较低,短期内难以看到可观的成效,故教师的朗读教学经常流于表面,甚至经常被其他环节的教学内容所替代。

1.2学生缺乏积极性,朗读学习兴趣较低

朗读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上,集体朗读与自主朗读等的重点都在于学生的参与,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朗读教学的成效。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自身性格原因,羞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部分学生对朗读学习缺乏认识,自我认知较差,具有一定的叛逆心,采用阳奉阴违的态度面对朗读教学,久而久之会出现朗读障碍。教师即使发现了学生问题,但很难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朗读学习情况,使得整体性的朗读教育产生差异和断层,学生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1.3朗读素材较为单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语文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是贯穿学生整个素质教育的重点科目,从教学改革现状来看,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力,教材内容、朗读材料等都越来越多元化,但部分教师仍然采取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素材多样化对于学生朗读学习的促进作用,将朗读的重心都放在教材上,对于课文之外的朗读学习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对所朗读的内容缺乏新鲜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朗读积极性难以提高。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习惯的对策思考

2.1以学生为朗读活动主体,挖掘学生朗读潜能

为了让教学跟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朗读教学理念也应当与时俱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教学活动。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观念,将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交还给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朗读教学定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活动提升水平、挖掘潜能。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阅读能力与兴趣、习惯等,进行明确分工,开展朗读活动,共同进步。

2.2以個性化朗读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朗读积极性

兴趣是提升能力的重要基石,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个性化朗读活动,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朗读练习,在朗读中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文章展开朗读活动,激发学生共鸣,再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朗读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朗读气氛,小学生朗读能力有限,朗读过程中容易出错,教师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逐渐进步的乐趣。还可以结合学生兴趣导入生活化朗读情境,如在朗读《自然之道》、《触摸春天》等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讨论四季变换的典型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回忆,然后导入文本阅读,让学生观察文章中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在朗读中带入自己的情感。在朗读结束后根据所朗读的内容创作图画,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提升对朗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3以多种朗读方式为辅助,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认知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历来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导致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缺乏认识。实际上,不同类型的文本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实际,导入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的情感差异,感受知识的丰富多样,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情感认知。如在朗读古诗词《独坐敬亭山》、《忆江南》等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独特的韵律美,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平仄变化,通过朗朗上口的曲调,对诗词中的意境产生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还可以在朗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根据自己的角色特性转变朗读方式,注重把控不同角色的情绪与说话特点。

3.结语

小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言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当明确朗读教学的价值与定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育学生语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朗读习惯,发挥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陈玉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J].华夏教师,2017(21):34.

[2]张朋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47-48.

[3]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8.

[4]苏安清,张佩娜.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7,(5):67.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