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路探讨

2019-09-10刘杰张哲焦梦媛

高教学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刘杰 张哲 焦梦媛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同时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价值引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要遵循双向构建原则,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课程体系。要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自生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9-0049-03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clud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former is a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applied theory discipline of the latter. The former can expand the content and carrier of the latter, in the meanwhile, the latter can provide value guidance for the former. Building a synergy educa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two educations should follow the two-way principle, and combine the solution of ideological problems with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education pattern can be built by reforming curriculum system, perfecting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nergy education

《教育部辦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五育平台”,引领带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格局,不仅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应然要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学科理论基础

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应该由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实施,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角度切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的头脑的学问。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其核心问题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目标是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解决思想问题进而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从学科理论体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可划分为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理论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教育史、比较研究等归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归属于应用理论学科。[2]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理论学科分支,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应用理论学科分支的一个研究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天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构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格局具备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格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价值引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

作为思想上层建筑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经济基础,决定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并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应该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络,把握时代特征,结合所处时代的历史特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剔旧纳新。当前,中国正处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持续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理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大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作为高等教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主动作出调整,积极吸纳创新创业元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保持同向同行。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新时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是将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信仰,引领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国家发展需要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有机统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矢志奋斗;二是艰苦奋斗,锤炼意志品质,增长智慧才干;三是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3]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吻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新的教育实践,但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发展滞后于实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才能把握方向、突破“瓶颈性”问题、达成教育目标。[4]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符合党和国家利益的创新型时代新人。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当坚持双向构建原则,实现二者协同发展。同时,应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通过解决思想问题进而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形成良性循环。

(一)双向构建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简单的几何式的物理拼接,而应遵循双向构建原则,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努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潜力和功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瓶頸,缓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体内,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发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掌好舵撑好帆,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轨道保持同向同行。

(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思想问题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现良性循环,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其教育目标,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改造和行为引导。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经济基础,离开物质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去空谈理想信念,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体内,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载体,解决好学生创新创业领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努力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同频共振,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尤其不容乐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要避免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较强创新创业素养却缺乏时代人文精神的“空心创新创业工匠”。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体内,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借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解决好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创新型时代新人。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坚持以教学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协同育人培育良好的土壤。

(一)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积极构建“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作为高等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潜心打磨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精品课程,抓好课堂教学,打造“金课”。实践教学是第二课堂。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紧紧抓住增强情感体验、提升能力这一关键点,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网络教学是第三课堂。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顺势而为,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发网络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

(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需要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应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对接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从师资队伍、资金、设施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为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符合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三)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自生成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论证现代化时指出,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么现代化的制度,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5]可见,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前提,也是全部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从制度设计,到课程体系构建,再到具体的理论、实践和网络教学的开展,都要由具体的人来组织实施,这些参与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的人的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级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主动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有机融合、双向构建、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詹丽萍.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团工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8).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3]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论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

[4]宋妍,王占仁.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

[5][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21.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