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及应用进展

2019-09-10孙晶晶

健康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治未病理念理论

孙晶晶

随着时间的推移,21世纪,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重新定义了健康的含义,不再是仅仅追求健康质量和延长寿命,而更加重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和谐统一。随着社会发展,“治未病”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治未病”理念源于古代,是通过多年来很多医学世家不断经过时间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治未病”思想。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是古代就开始进行健康预防的思想,是我国医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春秋战国《内径》、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清朝时期《温热论》都对“治未病”进行阐述,详细讲解了“治未病”思想并且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才使得“治未病”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

1.“治未病”健康教育理念

黃帝内经中曾经这样描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这里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表示治未病的重要地位[2]。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1)预防未病;(2)治疗已病。未病是指两种机体状态:(1)机体还没有得病的状态;(2)未来机体可能得病的状态。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状态。古代“治未病”思想和现代思想提出的预防思想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疾病预防。并且治未病需要做到:有规律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动,注重道德养生[3]。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健康意识,教育健康行为模式,干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为了保持健康而做出一系列努力。树立健康意识,通过演讲,看宣传片,讲解健康的目标,降低患者疾病风险,预防疾病,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这与古代“治未病”思想一致,都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防止已病加重,防止疾病复发。提高健康意识,用科学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2.“治未病”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1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医院的健康教育中,“治未病”思想起到了指导作用,得到广泛应用[4]。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未病”意识,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能力,保持身体健康,减短患者在医院的住院天数,增加患者幸福感,使得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做到“未病先防”,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在医院的体验指数,增加满意度。

胡月玲[5]利用“治未病”思想应用到糖尿病护理中。在医院护理中,主要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照顾病人每天泡脚,按摩,穿合适的鞋袜,防止心肺感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还要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糖尿病注意事项。既病防变就是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少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进行运动干预,多做有氧运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进行情志护理,吩咐家属多照顾患者情绪,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治未病”治疗的患者,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保持患者身体更加健康。

雷军宁等人[6]以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预防治疗。通过五行辩证思想对患者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五类:木,火,土,金,水。对五类患者分别进行指导,患者早起早睡,保持健康的作息,多参与外出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身体健康,饮食上多吃润肺养肝的食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所有冠心病患者通过护理治疗之后,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普遍提高患者的健康质量,使得患者心理压力大大减小,能够采取更加积极地方法预防冠心病。

2.2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较多研究者都在探索将“治未病”理念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运用这些中医疾病预防的方法,如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治未病”的保健理念同样适合很多人群,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保健都非常有益。

姜雯等[7]在社区开展治未病理念,通过改变社区人们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作息规律,养成良好习惯,做到有效预防。将“治未病”和社区健康教育结合,通过养生方法对其进行疾病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做到已病的防变,疾病的复发等。治未病理念对于社区人民调理亚健康状态有很大优势,能够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贴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接受。治未病理念有助于居民提高健康意识,规范生活,约束自身行为。

沈叶丽等人[8]通过了解社区人民对“治未病”的了解,提出一系列的管理对策。研究包含了300名社区居民,调查患者是否知道治未病理念,是否进行过治未病服务,什么原因选择此项服务。目前了解到社区人民对治未病理念认知状况较高,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并不太清楚,这需要政府和社区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治未病”理念的影响力,提高“治未病”服务技术,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

3展望

“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中老年人更加注重养生之道,做好自我防护,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生活质量。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方式,不要抽烟酗酒,不要晚睡,不要情绪激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自己的健康长寿做最好的投资。政府和社区居民多宣传“治未病”思想,提高老辨认的医疗保健意识,并且多提供“治未病”的服务,使社会上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获得晚年幸福。

参考文献:

[1]卓晟珺,付伟.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4,21(08):22-24.

[2]吴莉.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对衰老进程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3]吴东南,刘玲,杨希茜,王平.基于治未病思想浅析轻度认知障碍从痰防治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2):665-667.

[4]苏国磊,韩小飞,李珮琳.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艾灸疗法对中风患者高危状态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02):99-101

[5]胡月玲.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6):89-90.

[6]雷军宁,田红,荆玉洁,王海螺.基于体质辨识及治未病思想的辨证施护对冠心病患者的防治作用[J].四川中医,2019,37(03):202-204.

[7]姜雯,孙源源,张海波,申俊龙.基于行为设计理论的社区中医药健康文化制度创新[J].中医杂志,2019,60(06):461-465.

[8]沈叶丽,牟晓春,杨玉英.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3):24-25.

猜你喜欢

治未病理念理论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用心处事
盛满理论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