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

2019-09-10吕秀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吕秀娇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渗透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营造合作探究氛围,指导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小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合作探究式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生学习持久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科内在丰富资源,利用数学学科生动特性,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材内容生活特征明显,生动趣味浓郁,现实意义显著,这些都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深入合作探究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如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活动中,《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手指图,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很快地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

二、给学生充分合作交流的时间,重视探究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过程性,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突出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凸显探究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应给学生充分合作交流的时间,重视探究过程,最终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在教学“用一副三角尺拼成一个钝角”时,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学习活动,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首先通过学生动手拼角,让学生亲自体验用两个角可以拼出不同的角。利用已有的“钝角比直角大”的知识,猜想“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然后进行验证,从而强化知识,突破难点。再通过活动、展示、交流将学生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当学生拼出各种钝角时,引导他们发现直角和锐角肯定能拼出钝角,两个锐角也可以拼出钝角。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和自控力也比较弱,活动前我要求明确,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运用新知并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内容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操作――积累经验、交流――感悟、验证――归纳深化”,从而展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果也表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的方式对“用一副三角尺拼成一个钝角” 的不同拼法有了透彻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激发小学生合作探究情感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本要求之一就是要紧扣教材目标要义,遵循认知发展规律。

三、注重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促进深层探究。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教师应该发挥教学评价的指导、促进功效,对学生个体合作探究过程进行及时、全面、科学的指导和辨析。同时,应创新评价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个体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评价他人探究活动中,深刻反思自身解题不足,形成更科学、完备的合作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合作探究素养的良性发展。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和凑拼图形的方法实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或者高÷2×底,行不行?”这位教师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在表扬了这位同学肯动脑筋后,同时让全班学生按照刚才推导出来的公式和这位同学提出来的两个公式计算书中的例题,看得数是否一样,经过同学们的计算,利用这三个公式算出来的三角形面积一样,这时,老师说:“得数一样,还说明不了这个同学提出的两个公式正确,请同学们做实验,证明这两个公式是否成立,看谁的实验证明理由充足,讲给大家听听。”这样,教室成了实验研究室,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教师的及时点拨、诱导,给学生指出了一条明确的探索之路,从而保证了学生对规律的顺利建构。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发展。

总之,探究式教学策略已经越来越多的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被教师运用。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并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新课程的问题。通过分组、集体、个人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教学互动,在讨论、实验、质疑、阅读、观察和具体操作中去探究学习,重视探究过程。在结果中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得出结果,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注重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层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22.

[2]卞贵英.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国教师,2019(S1):3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