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四维透视:逻辑、内涵、路径及保障

2019-09-10李良进

关键词:保障机制

李良进

摘 要:新时期,加快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基层民主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体现为: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机制,实现治理目标人本化、治理体系科学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手段智能化、治理绩效高能化。树立现代治理理念、优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服务体系、培育公共精神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队伍保障、技术保障和文化保障构成了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立体化保障机制。

关键词:社区治理现代化;多元协同共治;保障机制

社区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区治理问题,多次就城乡社区治理创新作出部署和安排。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新时期,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意义重大。

一、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治理水平高低、治理成效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和“末梢神经”,其治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治理的整体成效[1]。新形势下,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创新社区治理機制,构建多元共治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

社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在社会建设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基础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城乡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社区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构建社区现代服务体系,才能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促进基层民主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社区治理的过程也是基层民主实践的过程。社区是培育居民现代公共素质的天然场所,在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广大社区居民通过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社区论坛、社区听证会、社区评议会等各种组织形式和参与途径,有序参与社区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利于养成民主协商意识、学习民主参与技术,提高协商参与能力,最大限度激发自治活力,推动实现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从而以社区自治的稳步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另外,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公平,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建立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和构建社区良性社会生态的过程中,居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有利于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有利于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因此,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是维护居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居民群众民主权利、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内社区居民、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市场化服务组织等,建立健全多元协作共治机制,共同参与社区事务治理,解决社区问题,实现治理体系科学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手段智能化、治理绩效高能化。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在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区党建创新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类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商社区发展、共担社会责任、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同时,要加快推进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把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贯彻党的决定、落实党的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治理目标人本化

传统的社区管理主要追求秩序和稳定,新时期社区治理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自由、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要求我们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居民群众、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不同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以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造福居民,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

(三)治理体系科学化

多元协同共治是社区治理的趋势和方向,也是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构建的城乡社区治理主体新格局,不仅具有多元共治的普遍属性,而且更加鲜明地具有多元共治的结构特性。其具体表现是:基层地域性党组织(例如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居(村)民自治发挥基础或主体作用,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构成党组织领导的政府治理和居(村)民自治与社会自我调节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结构体系[3]。

(四)治理方式法治化

社区治理法治化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主要体现在社区治理方式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文明化,主要特点是公开、透明、公正参与、协商、诚信。这种治理方式的规范化、文明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依法治理,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区治理,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社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二是推进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应经过居民参与论证、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充分交流协商,达成基本共识。

(五)治理手段智能化

社区治理现代化包含着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内在要求。社区治理手段智能化,是指加强社区信息化应用,促进互联网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构建社区智慧管理服务新模式,更有效地管理好社区公共事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社区服务的精准化。

(六)治理绩效高能化

社区治理现代化不仅体现在治理结构、治理能力和治理机制等方面,还体现在社区治理绩效上。社区治理绩效的评估,对社区治理绩效的评估,可以从社区管理绩效、社区服务績效、社区公共意识、社区环境等方面进行衡量。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现代化社区体现在社区管理方面应是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安全舒适,在社区服务方面应是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服务优良,在社区公共意识方面应该共同参与、亲密包容、相互关怀,在社区环境上应当是绿色文明、生态优美、干净整洁。

三、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现代治理理念

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理念先行。在基层社区治理实践过程中,要树立现代社区治理新理念,践行中国特色社区治理新理念。一是树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理念。把党建工作融入社区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推进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树立以居民为中心理念。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变“管控”为“服务”,真正为广大居民的利益着想,始终把维护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把居民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社区治理成效的第一标准,处处体现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三是树立多元协同共治理念。多元协同共治是未来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社区治理优化模式必须以协调、协商、协同为“三协”的理念,不断推动社区建立一种全新的协商共治模式,引导多元主体在“三协”的理念下激发自身参与社区协商共治的热情,不断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4]。四是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充分重视法律制度在社区建设与治理中的作用,将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真正确立法治在社区建设与治理中的权威地位,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引导和培育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树立现代法律规则意识,知法守法、懂法用法。以法治来保障社区建设与治理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维护社区建设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二)优化社区治理体系

社区管理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组织体系。从目前中国的社区治理现状来看,社区中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基层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市场化服务组织等。这些组织类型的充分发展、有序运行、互联互促、合作共治是社区治理组织目标的重要内容[4]。要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优化社区治理体系,关键在于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居民四者力量与资源,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政府主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具体来说,就是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形成社区内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三)创新社区治理机制

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表现在治理过程中就是根据以自治为导向的制度框架要求明确治理主体间权责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相互配合、协同治理的现代化运行机制[5]。新形势下,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以居民自治为基础,以多元参与、民主协商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治理机制。一是深化居民自治机制。依法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动居民自治、业主自治和社团自治协同发展,探索“楼宇自治”、“小组自治”等新的自治形式,不断拓宽自治范围和途径,丰富自治内容和形式,强化社区自治功能。二是完善多元参与机制。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整合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优势,实现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互惠融合、协调发展。三是建立社区协商机制。依托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协商。探索民情恳谈会、社区论坛、社区听证会、社区评议会等协商形式,拓宽社区媒体、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协商渠道,逐步实现基层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形成参与多元、层次立体、形式灵活、制度健全的社区协商格局。四是健全预防和解决矛盾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推动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群体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畅通公众网络参与途径,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按政策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治理主体的能力行为符合现代化标准,必须强化治理主体的能力建设[6]。一是提高基层党委引领能力。提高党委在社区治理中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的能力。二是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通过培训和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支持和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三是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社区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四是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社区治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五是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加快修订、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六是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进平安和谐宜居社区建设。

(五)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当前,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这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措施,吸引多方参与社区服务供给,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精细化服务,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以社区网格、社区服务设施网络、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解决好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后,还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向社区覆盖,逐步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六)培育社区公共精神

社区不仅是个地域性共同体,更应是个精神共同体[7]。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单元和行政管理实体,更多地表现为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特征,存在着居民社区参与不足、自治能力不强、邻里关系淡漠、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淡化等问题。因此,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精神。一方面,要创新治理机制,搭建居民参与平台,拓宽居民参与渠道,激励促进居民的社区参与。另一方面,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的价值导向性、情感归属性、行为引导性,塑造社区公共精神。

总之,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要实现逐步从物质投入、制度供给向公共精神培育的战略转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和塑造社区精神,全面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凸显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回归社区的本位。

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基层社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队伍保障、技术保障和文化保障

(一)组织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一方面,要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工作格局。一要创新社区党建,坚持以社区党建創新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二要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参与平台,推动各方参与,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社区权责关系,优化社区管理体制,构建高效有序的社区治理运转机制。严格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原则,全方位推进社区事权事务工作准入和目录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社区工作负担不断加重问题。

(二)制度保障

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构建精细化、规范化的治理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使社区工作逐渐走向法治化、规范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立法形式来具体指导和规范当地的社区建设。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社区管理主要是依靠《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等少数几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的。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和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或政策因制定时间较早,存在着覆盖范围不广、可操作性不强等现象,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需要,亟待完善。新时期,迫切需要开展社区立法工作,完善社区建设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一是要制定城市社区专门立法-《社区法》,从法治保障上明确社区的功能定位和法律地位。二是需要及时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三是要健全有关社区中介组织与社团组织的法律法规。四要健全保障社区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如社区物业管理制度、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社区治理监督制度等。

(三)物质保障

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需要物质投入和资金支持。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主要包括社区建设经费保障和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两个方面。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建设经费保障机制。要将社区建设纳入市、区地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把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地方公共财政的年度预算,建立社区建设的稳定财政投入机制,促进社区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不断拓宽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建立社区建设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其次,要推进社区工作用房和社区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完善社区工作用房保障制度,合理规划社区布局,推进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等有标准化、规范化办公场所。另一方面要完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金融邮电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和其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解决社区服务和公共活动场所不配套问题。

(四)队伍保障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组织者、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打造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重点要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储备计划,加强后备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探索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形成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导向。加强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履职培训,提高培训的系统性、专业性、实效性,不断提高能力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考核,探索引入第三方测评,对社区书记进行满意度测评。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退出机制,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或调整岗位。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选聘培训、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依法办事、执行政策和服务居民能力,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逐步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序列。强化社区工作者保障机制。逐步实行统一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根据岗位特点、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水平等综合因素,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合理设定薪酬标准,探索建立分级管理、正常晋升、持续激励的薪酬制度。

(五)技术保障

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时代,居民对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势在必行。一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学技术,优化升级社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面向居民的智能化的综合社区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社区。二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系统中,嵌入面向居民需求的智慧社区服务应用系统。推动智慧城市的一卡通系统应用到智慧社区,实现将智慧社区中居民的出入禁卡、停车费、物业费、水电煤气费等内容添加到城市一卡通系统中去,大大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出行,拓展智慧城市市民卡的应用领域[8]。同时,做好社区智慧应用平台和社区服务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和维护,搭建政府与群众即时交流互动的信息平台。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六)文化保障

文化是社区共同体意识构建的精神纽带。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9]。新时期,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构建社区治理公共价值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崇善、包容、互助、和谐”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文体设施,以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构筑共同文化家园,打造和谐生活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107/c40531-28022980.html.

[2] 唐忠新.社區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J].中国民政,2015,(3):16.

[3] 牛玉东.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社区治理模式优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5):35.

[4] 柯红波.走向和谐的“生活共同体”[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21.

[5] 马建珍,等.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6):86-87.

[6] 马建珍.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6):86.

[7] 柯红波.走向和谐的“生活共同体”[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23.

[8] 李国青,李毅.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68-69.

[9] 沈跃春:以社区党建创新为引领 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唯实,2014,(10):43.

[10] 张艳国.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治理的新常态[J].社会主义研究, 2015,(5).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2017-06.

[12] 张海冰,蔡小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