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9-09-10张日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张日红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朗读教学与阅读写作教学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提升其阅读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反作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

一、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重要性

第一,加深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将书面文字通过语气、语调,富有感情地表现出来,产生立体性思维。学生在朗读中,发生声音与文字的碰撞,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课文,感知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学习课文,容易将自己的情感代入课文,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宣泄,更容易产生文章情感的共鸣。

第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文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消化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汉语系统,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反复阅读文字、段落、文章,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带有情感的记忆语言表述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文章写作水平。

第三,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根据调查显示,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多为名家作品和优秀作品,文字语言优美流畅,是学生学习语文很好的范文。这些经过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值得学生诵读品味、感受鉴赏,如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唐代诗人的《暮江吟》等,这些作品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深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朗读教学,扩充朗读学习时间

提高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视力度,才能让朗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一份子。教师要合理分配45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为学生提供5到10分钟的朗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读课文,有机会将个人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如,在讲解《天窗》时,我鼓励学生利用5 分钟的时间,将刚刚提炼出的文章主旨通过朗读整合在课文中去,利用个人朗读行为升华语文学习内容。

2.教师示范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对于任何学习而言都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进行示范朗读,给学生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氛围,引起學生注意,让学生初步欣赏文章,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美的感受。这样可以带动学生自主参与到朗读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授《我家门前的海》这篇课文时,我先在讲台上通过文字构建大海平静时、海浪咆哮时的情境,在学生都沉浸在这幅画面之中时,教师再抑扬顿挫地将大海是多变的脸、是牧场划分小节朗读出来,朗读时可以播放一段古琴演奏的曲子,效果会更加理想。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灵活运用朗读方法

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朗读学习的乐趣,还能激发起小学生的朗读学习积极情感,取得良好的朗读教学效果。

第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不仅仅是读出文章的字词,更要深入作品发掘出作者蕴藏的真挚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调动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将这种情感延伸到作品朗读当中。例如,在进行《七律·长征》的教学时,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教学时通过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纷纷表达自己在困难面前挣扎时的感受。这种情感为接下来的诗歌朗读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朗读诗歌时的情感表达力。

第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许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都会感觉枯燥乏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进入作品情境,无法感知作品蕴含的真挚情感,失去了朗读真正的趣味所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教师在音乐的渲染中,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体会文章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文章,然后直观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最后融入感情朗读文章。例如,在讲授《海上日出》一课,教师可以选用自然风韵的轻音乐,给学生展示日出的实景图片,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下朗读文章。

第三,重视积极引导,优化朗读评价。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评价。积极性的评价意见,可以保留学生朗读的热情,也可以让教师对朗读训练的方案做及时的调整。教师不仅要利用评价传递出客观且真实的信息,还要让学生了解到个人朗读学习能力,成为朗读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比如,有的小学生朗读过快,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很快,证明你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也一定在课前认真地预习过。为了让大家跟上你的朗读,你可以稍慢一点,等等大家”这样的评价以表扬的方式引出学生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接受个人不足。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与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一再被提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与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活动,让学生成为朗读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读、听、说、写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良娟.浅议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

[2]刘雪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