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03谢娟蔡松梅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表现性学练体操

谢娟 蔡松梅

表现性评价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与评价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四年级技巧单元教学中,笔者运用表现性评价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具体过程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技巧教学贯穿小学3个水平阶段,各阶段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水平一是“学习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水平二是“掌握体操类基本活动”,水平三是“掌握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四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实验班学生多数为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喜欢挑战和竞争,身体素质具备一定基础,认知思维方面相比三年级时有了较大发展,初步具备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学生已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掌握了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够合作完成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结合表现性评价“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的特点,四年级技巧组合单元选取“技巧组合动作”作为此次教学实践的内容,以“表现、创编和合作”为教学核心。

二、梳理单元思路,确定单元目标

表现性评价强调真实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与表现性评价相匹配的目标也必然是那些具有情境性、复杂性的高级的目标。表现性评价能够让教学“以终为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能力差异,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有“弹性”的学习任务,不能“一刀切”。因此,笔者认为主题式单元设计更适合表现性评价,但需要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卡,并将其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素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如,四年级技巧组合单元共分为9次课,围绕“我是体操小明星”这一中心主题,以及“我是体操小教练”“我是体操小裁判”“我是附小好学生”3个“分支主题”(表1),笔者将表现性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并试图通过这种主题式、递进性的教学环节设计,实现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丰富运动体验、掌握学习方法、乐于相互合作、勇于展现自我等四年级技巧组合单元的教学目标。

三、依据目标,设计有乐趣、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为了检测学生在特定目标上的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活动,应该明确、具体并有一定的挑战性,还要能激起学生的学练欲望。通过前期对学生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于“独创”“展示”“难度挑战”等内容具有较高兴趣。同时,体操项目多为个体展示,在教学中除了个体展示之外,加入小组展示能够达成“学会合作”的目的,进一步拓展技巧学习的多样性。技巧组合单元学习任务及任务描述见表2。

其实,高质量的学习任务更能使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发展的空间不限于课堂,如何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持续保持对技巧学习的兴趣,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就要求教师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素材,如,“动作对比卡”“学习卡”“找不同游戏卡(让学生找错误动作)”“体能练习菜单”、技巧视频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四、研讨评价指标,细化评分标准,开发评价工具

评价指标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维度进行设计。四年级技巧组合表现性评价指标设计见表3。

根据指标可以再进一步细化组合动作学习评价等级,如,“运动能力”中组合动作的评分,可以细化为难度系数(A~D级,以动作数量为主)和等级水平(1~5星,以动作完成度为主)(表4)。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学生代表全程参与,收集了大量的反馈信息,反复进行修改整合之后,对学生进行了多次讲解,确保标准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仅靠文字化的标准难以让学生正确操作,为避免学生在使用标准中出现偏差,在解读标准和学练过程中,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学习工具——“看的见”的标准图示(图1),以及“可记录”的学习卡(图2)。

五、实施教学,评价是学习也是指导

根据学习任务,笔者将四年级技巧组合单元的9课时划分为了“单个动作学习”“固定组合学习”“个性创编”和“展示评价”4个阶段(图3)。在单元开始前,可利用午休和班会时间向学生讲解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观看技巧组合视频,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同时进行了技巧知识、纪律安全、器材收放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图3 单元学习内容安排

在历时2个多月的单元教学中,笔者每周用1节体育课进行学练,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课后练习时间和自我发挥的空间。如,“创编属于自己的技巧组合”这一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课堂上教师指导練习方法、明确动作要求,课下学生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的时间,自己主动进行创编动作的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图4~5)。在“我是体操小教练”主题中,笔者制订相应的奖励政策,调动了优秀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帮助“学困生”,如果“学困生”动作质量有提高,经测试后,双方都能够获得小奖章加分。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练氛围,优秀生进一步理解了动作的要点,提高了表达能力和指导能力,成为了教师的小助手。通过“双人同步展示”的练习,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和包容同伴的不足,这是以往追求单人技术掌握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育人效果。

图4 学生课后自主练习

图5 学生创编的动作组合及教师点评

单元教学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技巧练习的兴趣有明显提升,并且100%的学生能够准确写出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燕式平衡、挺身跳、交叉转体等动作名称,能够说出展髋立腰、低头团身等动作要点,能够根据评价标准说出自己给同伴评分的依据;94.8%的学生能够流畅地完成一套规定动作(前滚翻成直腿坐—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或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后滚翻);87.5%的学生能够节奏一致地完成双人同步展示;93.8%的学生能够较流畅地完成4个动作以上的技巧组合。另外,学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跳绳成绩比上一学期均有提高。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表现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CADA17075)及北京教育学院卓越教师工作室研修项目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表现性学练体操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头脑体操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