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2019-08-30夏秋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五音音律押韵

夏秋

谚语是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文学形式,为了使之易于口头表达、易于记忆,其韵律朗朗上口,体现着一国语言的特点。中国谚语的音律大体上与诗句的音律相同,字数不同的句子各自有不同的音律。在日语中,以五拍和七拍为基调的旋律深受喜爱,自古就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为了符合日本人的音律感觉,日本谚语也多是由“五·七音律”或者与“五·七音律”非常相近的拍数构成的。

1 引言

谚语表现力强,无论是口说还是耳听都有一种特别的韵味,从而易于记忆和口传。之所以如此,与谚语中韵律的运用不无关系。韵律可以从押韵和音律两个方面来探讨。在汉语中,押韵作为文学技术之一相当发达,而在日本语中,押韵并不是一种寻常的手法。中日两国的谚语都没有对押韵做出强制要求,但是无论在押韵的形式上还是在押韵的使用量上,中国的谚语都要丰富得多。日本谚语中除了个别的双头韵,似乎很难再看到押韵的形式了。因此,本文将仅从音律一个方面进行比较。

2 中國谚语的音律

中国谚语常利用内部有规律性的语音停顿形成一定的节奏,其音律大致上和诗句相似。字数不同的句子各自有不同的音律。

2.1 三字句的音律

三个字组成句子从而构成的谚语,没有单独一句话的,多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其音律形式是“二·一、二·一”、“一·二、一·二”、“一·一·一、一·一·一”。 例如:

“二·一、二·一”(1)“不怕单,就怕连”——洋人和官府,大概最怕的是这个。(鲍昌《庚子风云》一部一二章)

“一·二、一·二”(2)天有眼,墙有耳。做了亏心事,瞒得住哪个?(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九)

“一·一·一、一·一·一”(3)自古道:“酒乱性,色迷人。”那妇人三杯酒落肚,便觉有些朦朦胧胧上来。(《水浒全传》四五回)

2.2 四字句的音律

四个字就有可能构成单独一句话的谚语了。一般情况下,四字句谚语采用的是“二·二”的音律形式。例如:

(4)常言:“惜福积福”,“小来穿线,大来穿绢。”若小时候穿了绢,到大来线也没得穿了。(《警世通言》卷三)

(5)只是俗话说的,“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帖,越性都推给奶奶了。(《红楼梦》一五回)

四字句谚语中也有声音上的节奏和逻辑上的断点不一致的情况。例如:“路在口边”和“旁观者清”,它们逻辑上的断点形式分别为”一·二·一”、“一·一·二”和“三·一”,但是音律上却呈现出“二·二”的旋律。

2.3 五字句的音律

五字句的谚语的音律,基本上为“二·一·二”或“二·三”,“三·二”和“一·四”的形式比较少见。例如:

“二·一·二”(6)日久见人心。到时候你就相信我说的话了。(《西游记》七三回)

“二·三”(7)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几个揖算得甚么!(《官场现形记》三一回)

“三·二”(8)正是力大者为强,进忠也抢到几个馒首。(《梼杌闲评》一七回)

“一·四”(9)舍人想到:人不可忘本,我当时虽被王家赶了出来,却是主人厚待得我好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2.4六字句的音律

六字句谚语的音律多为 “二·二·二”的结构。例如:

(10)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西游记》三一回)

(11)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水浒全传》二四回)

另外,尽管为数不多,但是也有“三·三”的结构。例如:

(12)刘娘娘道:“十个人十个样。你又不是老爷肚皮里蛔虫,就这等拿得稳?”(《何典》二回)

2.5 七字句的音律

七字句谚语的音律大都是“二·二·三”型。例如:

(13)常言道:“人生难得遇知音。”莹儿早就说过:“不遇知音永不嫁。”(李启明《叉下姻缘》)

(14)俗话说:“三句好话暖人心”,我还忌恨什么?(王立道《南园风情录》四章二)

另外,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存在如下的例子。

“二·三·二” (15)有证人还怕她跑吗?天狗吃不了日头,队里一定处理她!(张峻《擒龙图》二〇章)

“三·一·三” (16)唉,什么笨事都有人做得出,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里汗《新绿林传》二四)

“三·二·二” (17)大丈夫能屈能伸,昔刘玄德不尝降曹操,投袁绍、依刘表耶?(《野叟曝言》一〇三回)

2.6 其他型的音律

八字句和由八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谚语,其音律形式多动多样。例如: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三·三·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四·一·三”

“一锅米煮不出两样饭”――“三·三·三”

“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四·二·四”

“十个星星顶不了一个月亮”――“四·三·四”

由两个句子构成的谚语,其音律形式基本上与一句话的谚语相同。例如: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二”

“家土换野土,一亩顶两亩”――“二·一·二”

“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三·二”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二·二·二”

“天下道理千千万,没钱不能把事办”――“二·二·三”

3 日本谚语的音律

在日本,人们不怎么用押韵的方法,但是,通过音节长短的配置,即“音数律”来形成音律却是普遍手法。音数律发达是日语的特色之一。以五音和七音为基调的音律,是日本文学史上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大众的生活中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谚语是大众文学,它不像“五·七·五”型的俳句和“五·七·五·七·七”型的短歌一样追求五拍和七拍的音律,但是,为了符合日本人的音律感觉,使之易于口头表达、易于记忆,日本谚语也多是由五·七音律或者与五·七音律非常相近的拍数构成的。

3.1 七拍的音律

为了仅仅使用七个拍子来表达一个深刻的含义,通常会省略掉句子的一部分。例如:

(18)好けば痘痕も靨(あばたもえくぼ)と見ゆれど、あきては靨が痘痕と見え。(《廓の花笠―二》)

(19)公平の態度をとることが出来る、――つまり日本の諺を使えば岡目八目(おかめはちもく)になる決ですね。(芥川龍之介《不思議な島》)

3.2 “七·五”型音律

七音·五音的音数构成占据了日语律文的中心位置。上七音下五音的结合上重下轻,酿就了一种不安定感,形成了一种轻快流利的音律。这种音律形式在日本谚语中也为数众多。例如:

(20)いはれを聞けば有難や(いはれをきけば、ありがたや)、即ちこれは明君のすぐなる御代のしるしを見せて、かかる奇特を拝むことよ。(《江島》)

(21)ヲやヲや噂を言へば影がさす(うわさをいへば、かげがさす)と、ソレ旦那がお帰りだ。(《東海道中膝栗毛》)

(22)内はだかでもそとにしき(うちはだかでもそとにしき)、男飾りの小袖迄さらへて物数十五色。(《心中天の網島―中》)

3.3 “七·七”型音律

数量仅次于“七·五”型音律的是“七·七”型音律。例如:

(23)いやしきこと葉にも、牛はうしづれ、馬は馬づれ(うしはうしづれ、うまはうまづれ)といへることばあり。(《清水物語―上》)

(24)和光守護神の扶桑の御国に、風は吹けども山は動ぜず(かぜはふけども、やまはどうぜず)。げに有難き御誓ひ。(《淡路》)

3.4 “五·七”型音律

“五·七”型音律虽与“七·五”型音律并称,但实际上并不常见。这种音律以上五音下七音的结合,令人产生上轻下重的安定感,构成厚重、典雅的旋律。例如:

(25)青柿が熟柿弔ふ(あおがきが、じゅくがきとむらふ)と、身持ちの悪い俺が口から、かういふは異なものなれど。(《傾城恋飛脚》)

(26)商は牛の涎(あきないは、うしのよだれ)、万事せかぬが大器なりと。(《日本新永代蔵―二》)

3.5 其他型的音律

除了以上所举的以五音和七音为基调的音律以外,还有多種多样的音律形式。例如极为少见的“七·五·七”型音律,如:“孝行の/したいときには/親はなし”以及与五·七的音律非常相近的形式,如:“馬の耳に/念仏”(六·四)、“桃栗三年/柿八年”(八·六)、“運を待つは/死を待つに等し”(六·八)等等。

4 结语

音律是透过语言的发音所感知到的律动,简单说来就是语音的旋律。中国谚语的音律是通过其内部声调的交错以及某语音有规则的停顿构成的,而日本谚语的音律则是由音节的长短配搭形成的。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

猜你喜欢

五音音律押韵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五音戏绪论
浅析陕北民歌《赶牲灵》的艺术特色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炎词学思想研究述评
论儒家思想中“五色”“五音”与生命灵性和谐的联系
我给小鸡起名字
一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钥匙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
Watch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