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7李嘉鸿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4期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计算机基础思维导图

李嘉鸿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学习思维逻辑能力、知识归纳能力较薄弱的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程教学中提出思维导图工具应用方法,探讨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教材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应用的一些方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思维导图;知识可视化;网络辅助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4.094

[中图分类号]TP3-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4-0-02

0     引 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中职学生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广泛,相对于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讲授、操练等系统教学方法,更多的是“碎片化”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结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探索研究,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是一门中职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技能,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培养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知识可视化、探究性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的重点。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规律,协助人们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归集、扩展、加深、巩固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制作一般包括如下过程:①确定主题,在图画中央用图画或者文字确定主题;②在主题下一级目录确定次主题,一般是主题延伸;③在次主题下分级细节要点,并用关键字与次主题紧密连接;④整理思维过程,通过把主题、次主题、要点之间通过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做到化繁为简。制作思维导图的计算机软件比较多,常用的包括Mindjet MindManager、XMind、Goggle、Freemind、MindNode等。

1     新時期中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时面临的问题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新时期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渠道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碎片化”知识学习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等。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碎片化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而归纳型思维导图将零散(碎片)的知识系统化,将隐性知识变显性知识。

2     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集知识理解、归纳、总结的可视化学习工具,可以应用到很多教学环节中。本文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特性,提出了一些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具体应用的方法。中职院校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减少理论课程,将概念性的东西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操课程按学生在不同章节已掌握知识水平分组协作,进行分组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完成主题作业,小组成员各自发挥知识特长,随着任务进程推进逐步补充和完善专题作业中教师给出的思维导图框架,通过教师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施过程框架如下:①结合计算机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出本章节的知识点主题和次主题的思维导图或概念导图框架,并围绕该框架引入课本内容;②随着主题关键词延伸到各细分知识点再扩充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不断充实和变化,相同主题不同分组的学生最终呈现出来的导图也各有千秋;③通过思维导图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归集学生发散性思维,将计算机基础各个分散的知识点相互串联起来,从而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中职院校将课本内容按教学任务进行模块分割,每一模块给出主题和次主题思维导图框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组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不同主题任务,定期交叉,在学习平台上,各小组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讨论、协作学习、查询资料、补充上传素材完善主题分组思维导图,并完成主题任务。在微信班级群利用小程序根据主题作业的完成效果进行投票,得票高的小组上台讲解分组思维导图的过程,该方式增强了课程趣味性,丰富了教学资源。在该过程中,学生既预习了其他主题的知识,也强化巩固了已学的知识;既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在期末复习阶段,各小组经过各个主题作业轮换以后,分别到学习平台补充班级各主题的总思维导图,并由任课教师梳理复习,再次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3     思维导图与教材的结合应用

在传统教科书中,知识体系被教育学者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地有序组织起来。这些教科书根据一定的逻辑,从开始到结束始终用一条或多条主线将各个不同知识点按照线性结构串起来,条分缕析,密不可分。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存储与运算能力大幅提升,传统知识记忆式学习和常规推理运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做计算机不能做的事、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现阶段,中职学生的思维跳跃比较快,碎片化知识获取渠道比较多,单一教条主义教材很难勾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强调的人们思想发展过程的多向性、综合性和跳跃性,可以将知识“零存整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图1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层思维导图。作为试验,笔者在参编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基金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编号:072801,书号:978-7-302-50027-8,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多个章节、小结部分引入了思维导图工具,让学生就课本归纳的知识点进行联想和扩展,通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再度思维发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正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进行改版,每一章节制作一个归纳性的思维导图,同时在各章节中选取一些关联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制作更加细化、内容更加丰富的思维导图,以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知识点建立思维联系,辅助学习记忆。

4     思维导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应用

思维导图着重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与多媒体技术、网页技术相结合。就展现性和互动性来看,思维导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所实现的效果是“1+1>2”。

中职院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平台,从而在网站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动态知识索引;根据教学进度内容,在平台上把学生进行分组任务驱动,根据教师提供思维导图主题框架共享任务素材;通过不同小组协同讨论,补充和完善,动态生成相应的思维导图,直观帮助同学应用知识,梳理和理解知识。

5     结 语

无论是哪种教学手段,图形化的知识更加适合人类大脑记忆,思维导图是实现知识图形化的一个有效工具。中职院校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结合中职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设计出更多更有效的思维导图,陆续增加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立适合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思维导图数据库,探索和研究基于思维导图这个工具的自主学习方法开展主动协作探究性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政.思维导图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0(1).

[2]余肖生.思维导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3]陈静.概念图/思维导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0.

[4]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

猜你喜欢

知识可视化计算机基础思维导图
思维可视化在教学《函数的图象》中的应用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