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9-08-26董群伟谭继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6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胸腰椎骨折

董群伟 谭继勇

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依据是否使用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组开展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前疼痛评分与椎体中心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较术前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中心高度同治疗前相比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PVP治疗中有显著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CT引导;三维重建技术;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交通业发达,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以往临宋针对胸腰椎骨折常采用保守治疗,但是患者治疗期间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极易发生并发症,且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为微创手术,主要在患者的椎体中注入骨水泥等物质,以提升椎体的抗压强度,促进其外形的改善,恢复生理功能口。本研究特选取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在胸腰椎骨折PVP治疗中应用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其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依据患者是否有接受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5.39±3.48)岁;其中胸椎骨折29例,腰椎骨折11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5.42±3.39)岁;其中胸椎骨折30例,腰椎骨折10例。(1)纳人标准:①年龄≥65岁。②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③无凝血功能障碍。(2)剔除标准:①有神经系统压迫症状。②有椎体感染和椎体结合。③合并严重心脏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未接受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使用CT机,患者取俯卧位开展横轴扫描操作,结合CT扫描定位与MRI、X线等将扫描范围确定,以3mm层厚和3mm层间距开展穿刺部位容积扫描,随后结合CT扫描的结果定位穿刺点。手术过程中使用CT成像激光导航系统,定位穿刺点的皮肤,随后开展PVP手术操作,若患者有严重骨质疏松情况或者有显像不清楚的情况,应当从骶椎、T2开展PVP治疗的椎体开始向上定位或者向下定位;穿刺成功以后,再次开展扫描操作,确定针尖的位置以后向椎体中注人骨水泥,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肢体感觉情况以及运动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患者于手术结束2d后可下床开展轻微的活动锻炼,同时对伤椎正侧位片情况进行复查。②观察组在PVP治疗中应用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完成常规扫描以后,调整层厚为1.5mm,并且对图像开展多平面重建,结合MRI矢状位图像与CT矢状位三维重建图像,对伤椎与椎弓根进行直接定位,随后借助CT激光导航系统,结合术前CT测量的相关数据定位穿刺点皮肤,指导穿刺针刺入至伤椎骨线附近并且将穿刺针的进针方向确定,以此保证穿刺的准确度;手术过程中,对椎体、椎弓根、注射完骨水泥时以及椎体中央等均开展三维重建术,矢状位图像可以将穿刺点高低偏差清晰显示,采用横断面图像将穿刺点内外偏差显示出,以此对定位、进针与骨水泥分布情况观察等均有指导作用;手术后为患者开展三维重建操作,以此观察渗漏情况、横断面骨水泥分布情况等。术后对患者的伤椎开展正侧位X线片复查,且所有术后处理措施均与对照组相同。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疼痛程度、椎体中心高度和腰椎单椎体操作时间;记录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22.0版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椎体中心高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和椎体中心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中心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腰椎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胸腰椎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PVP为临床中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措施,该术式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椎体的稳定性,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但是术中穿刺定位的难度较高,且极易有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出现”。老年人为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患病人群,此类人群的全身状况较差,且心肺功能伴随着年龄增长明显衰退,对长时间俯卧位手术体位无法耐受,医院CT室常不设有急救设备和监护设备,因此如何提升PVP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缩短手术耗时,成为临床医务人员重点关注的一项问题。

在PVP手术中应用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伤椎或者病椎的情况以及椎管内部结构情况等展开多方位与多角度显示,以此提升手术治疗的准确性,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16排及以上的螺旋CT有处理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优势间,15s之内即可完成3~5个椎体的扫描并且可将同步重建实现,不仅不会增加辐射量,且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将减轻患者机体的痛苦感"。

本次研究,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胸腰椎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由于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于术前可定位手术进针位置,且进入至椎体、椎弓根以及椎体中央时以及注射完骨水泥操作以后开展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疼痛椎体快速找出,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同时,提升止痛效果凹。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于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是否有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骨水泥弥散的效果等从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等清晰、立体地显示,以此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总之,CT引导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PVP中的效果顯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罗建军,王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J].颈腰痛杂志,2016,37(3):200-203.

[2]邹吉林,黄洪,徐志久,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1):1188-1189.

[3]吴寅良,王强,彭俊,等.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11):1669-1671.

[4]邵明星,王峰,石晶,等.马骨续筋胶囊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9):894-897.

[5]罗平,漆建鑫,陈学明,等.高黏度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7,57(21):67-69.

[6]蔡斌,王文军,宋西正,等.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辅助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0):865-869.

[7]牛军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6):1805-1807.

[8]刘磊,张昊,张雪冬,等.经皮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J].颈腰痛杂志,2017,38(4):95-96.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不同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成骨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