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评价

2019-08-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实验组

佟 静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二病房,辽宁 沈阳 11016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的终身性疾病,通常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程度的情感、思想以及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导致患者往往会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但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择取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 日常活动能力水平实验组 56 6.42±2.05 6.87±2.46 31.46±3.74对照组 56 12.17±3.75 11.23±3.32 25.76±3.12 t - 10.0682 7.8961 8.7578 P - 0.0000 0.0000 0.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6例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在22~66岁,平均(39.4±5.21)岁。实验组56例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21~64岁,平均为(38.5±4.43)岁。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精神病分类第10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脑器质性病变、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及智力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此次研究,并无出现脱落的情况;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常规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制定标准化护理路径:由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以及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计划;其中主要包含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技能训练;②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原因,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以及不安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并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向患者讲述相同病例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提高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③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各类书刊、宣传手册等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健康知识,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与影响,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调整自身的心理压力;④技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计划,教导患者相关的社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进行;此外,还可以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对患者进行鼓励,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训练当中。

1.3 观察指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情绪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并采用Barthel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2]。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调查,总分为100分。①很满意:问卷调查总分≥95分;②比较满意:问卷调查总分在70~95分;③不满意:问卷调查总分数在60~75分;④很不满意:问卷调查总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χ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为两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56例患者中,很满意42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2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43%;而对照组56例患者中,很满意36例,比较满意10例,不满意9例,很不满意1例,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82.14%;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更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21,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呈现了逐步递增的趋势,患者在疾病发生后,往往会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在人际交往与生活中均受到了不利的影响[4];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都是以医嘱为中心,无法全面顾及到患者的综合情况;而临床护理路径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其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经验丰富护士长的领导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依照评估的结果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通过健康宣教,能够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注意事项,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5];而通过技能训练,则能够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从而使患者能够循序渐进的得到康复训练,进一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还能够促使患者进入到社会活动中,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实验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中;通过问卷调查,56例实验组患者仅出现了2例不满意现象,护理满意度为96.43%;而对照组则出现了9例不满意、1例很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14%;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示,相比于传统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