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9-08-19刘文胜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农村留守儿童策略

刘文胜

【摘要】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校和老师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用一颗爱心去碰撞另一颗心;学校还要强化教育宣传力度,确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部门应组织老师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指导,有效提高监护人教育水平;使留守儿童能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只有当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够促进留守儿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这对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语文学习;农村留守儿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课堂40分钟就成了主战场。下面,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进行论述。

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习惯分析

“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温家宝总理这句话是对农村孩子提出的殷切期望。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走出去才有希望,于是进城打工成了农村人提高生活水准的主流。现在虽然口袋是鼓了,但是他们还没有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的能力,因而造就了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外出打工较早者,在所打工地有了一定的根基,举家搬迁的举动,已成为农村部分年轻人的楷模,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青壮年劳力,使他们产生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导致本校服务半径内的村社外出打工人员数量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学校留守儿童的数量只增不减,本校生源不可逆转的发生了转变。这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大多是文盲半文盲不会指导儿童学习、社会风气的读书无用论还有学校老师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较差。其中,主要表现为丧失了对语文课的兴趣,没有自主预习和复习习惯,拖欠作业,负面影响较大导致学生心态不正,无课外阅读书籍,监护人教育方法欠缺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方略

(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习,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敢于蹲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成为无话不说的忘年交。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和蔼可亲,能够填补他们缺失的父爱、母爱,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使学生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表达出来,把作文当作是师生沟通的信息渠道,除了作文评语,还可以写一些励志名言警句净化他们的心灵。批改作业力争做到面批,发现问题积极与留守儿童沟通,使他们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时刻关爱着他们、重视着他们,使学生知道老师是可以信赖的,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同时,老师在遵循公平的原则下,为留守儿童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以此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其有收获感与成就感。譬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受到乐趣;尽量避免武断方式评价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合理运用带有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潜力,尊重每一位学生,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使学生产生愿意亲近老师,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到学生。

(二)时刻关注,及时调整学习心态

留守儿童的心态极不正常,就像秋天的天气一样善变。有时会因一点小事,或一句话而变得判若两人。目前,网络以及大人们都觉得读书无用,这些负面影响使留守儿童深受其害。留守儿童中,本来有很多儿童因各种原因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的认为长大了反正要出去打工,学习好坏不是一个样吗?只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加之,大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不求上进的话,诸如“我们没文化回家教不了,看他学不学都行” “只要老师们操心着不要惹祸,我就阿弥陀佛了”“谁谁谁家的孩子没念书不也成老板了吗?念不念都一样”等这些话,让老师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老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对有这种想法的留守儿童,要不断加强与其交流沟通,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要跟他们讲,不读书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谈一谈他身边的他熟悉的人,认真分析对比,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话的片面性,把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好的交流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名人名言、典故、身边能人的故事等,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使他们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三)做好家访工作,统一家长学校教育理念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辈,俗话说隔代亲,这些爷爷奶奶辈对孩子的教育除了溺爱就是粗暴的打骂训斥。因为老人所处时代的原因,大多没文化,更谈不上新的教育理念,这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这就需要老师将新的教育理念讲授给他们,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定期进行家访,给他们讲授留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案例从理论的高度给他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予以指导。使家庭缺失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达到学校家长教育理念的高度统一。

(四)培养按时完成语文作业的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与监督,导致儿童养成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一方面是学生因缺乏自控力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农村的作息时间毫无规律可言,农忙时家长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无从谈起。我们语文老师,难道就不应该以较强的责任意识对待自己的教学任务,保证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来吗?因此,作为一名合格语文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留守儿童按时、按量地完成语文作业。在作业的布置上,力求做到适量,尽量放宽要求,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的学习习惯。

(五)培养儿童养成主动预习、复习的良好习惯

自主预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教给学生预习的基本方法,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当放宽要求,有布置就要有检查,不可流于形式,发现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全班推广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无意中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语文知识在于积累,复习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制定明确的复习内容和要求。老师要有该针对性的向留守儿童布置复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有目的的进行复习,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当然,老师在选复习内容时,力争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明确指出复习的主要范围,具体的内容不做细致规定,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因素自行决定。同时,老师一定要做好检查工作,使学生既有成就感,又有紧迫感,对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辅导措施,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爱上语文。

(六)加大学校图书投资力度,搭建学生课外阅读平台

农村家庭经济来源少,家长阅读意识不强,对学生的教育投资几乎为零,学生除了课本几乎没有书本可阅读。为此,学校应该建立学校图书室,加大图书借阅力度,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图书室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结论

总之,外出打工能够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够改善农村的贫困面貌,能够开阔农村人的视野。加之,农村土地承包,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必然趋势。相应的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的监护,失去亲人的教育和关爱。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校和老师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用一颗爱心去碰撞另一颗心;学校还要强化教育宣传力度,确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部门应组织老师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指导,有效提高监护人教育水平,使留守儿童能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只有当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够促进留守儿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这对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农村留守儿童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