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高考的素质化导向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2019-08-19徐玲玲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影响

徐玲玲

【摘要】在高考中,语文这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想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重视语文这门学科,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当根据高考的素质化导向来开展,从而落实高考素质化导向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第二个方面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第三个方面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展现语文教学的艺术。

【关键词】评价高考;素质化导向;高中语文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對于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但同时也是知识点比较琐碎的学科。所以想要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就需要将语文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然后通过整理的大型板块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将历年的高考题目拿出来,根据高考的试题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就是高考中的语文题目已经逐渐朝着素质化导向转变,不仅要考量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考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想要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素质的提升。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对于高中生来说,很多学生对语文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可以意识到语文知识点的有趣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都是“灌输式”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就针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学生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课,不会对教师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即使喜欢语文这门学科也会逐渐感到课堂的单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通过高考素质化导向的转变来将一些比较灵活的知识点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在课堂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大量的文化课知识,还要确定每一节课堂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师只有设定了教学目标,才能给教师的教学有一个指导性的作用。而且在高考的素质化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重视学生的成绩以及个人的发展,还要让学生逐渐走向社会,对社会中的一些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到自身与社会之间存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好地教育学生,从而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例如在进行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先在课前确定好这篇文章给学生带来的育人目标,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其进行朗读一遍,了解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大家有什么体会?”很多学生都会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便可以开始今天课堂内容的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大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学生在未来对国家进行发展和建设。而且现在很多高中院校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同时全面感受我国的大好河山,就需要给学生放映一段视频,如《狼牙山五壮士》《井冈山会师》等,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放映几十年来我国的变化,通过视频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为深刻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高考的素质化导向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如果教师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现阶段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想要改善这样的状况,教师就需要针对高考的素质化导向来落实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教师想要更好地开展教学,就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看看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喜欢的教学模式,在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师生关系,在课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朋友关系,所以教师需要时常与学生进行谈心,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很多高中生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存有压力,主要的压力源于即将到来的高考,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地降低学生心理的压力,让学生可以用良好的心态来进行学习知识。而且班级中很多学生由于接受教育的情况以及生长环境不同,所以成绩就会出现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就可以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如果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便可以提问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学生回答好问题之后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这样不仅让学生提升自身的自信心,还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这篇文章朗读一遍,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相应的了解,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所以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这篇文章更感兴趣。而且为了落实高考的素质化导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学生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学习的内容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主要学习的对象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文章包含的重点,第二个方面就是文章中给予学生的提示,第三个方面就是文章课后的练习。在学习知识点之后,教师还应当让学生了解复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就要对其进行标记,进而给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展现语文教学的艺术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需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还需要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教师要了解自己的这门职业,并慢慢地喜欢上自己的职业,将自己的职业逐渐地转换成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喜欢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来,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学生。现阶段随着高考语文中素质化导向的趋重,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提升,并让学生能够慢慢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提升自身的语文成绩,还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落实自身的语言素养,并在教学中多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细致讲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都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通过新型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为灵活的知识点。在高考的素质化导向之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语文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知识点,还要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素质能力上,让学生在丰富自身知识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模式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语文学习水平才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日后的高考中可以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兴莲.当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2]王俊飞,姜肇函.当议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教师,2017(s1).

[3]徐佰鑫.当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2).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