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2019-08-19魏春鹂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魏春鹂

【摘要】由于国家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新课程教育已经开始慢慢推进实施。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与新课程相符合,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本文从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特性,以及准备阶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实施阶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反思阶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四方面着手分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情感教育、认知教育以及行为意识教育,通常通过以身作则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示范教育,故学生的学习质量好与坏以及教育水平的高与低都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有效性。而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性,缺乏有效性的结果就导致无法提高课堂的教學效率,也无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正确认识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探索可实施的策略,对小学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老师要从教学目标、备课、教育方式等方面思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课堂中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其实是一种有效、科学的教学方式,它的根本原则是 :理解学习的过程、了解学习人群、创建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创造建立具有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场景、密切联系的社会和文化情景。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是需要有具体的标准规定示范来进行监督的,其内容包含好几个层面,分别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通过课程去发展挖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紧密联系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真实生活,以此来为课堂教学创造意义。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应该让学生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以上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中,便是以教学对话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当然,也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理智客观的评价,这就需要创建指导理论,建立评价系统,坚持统一标准的评价准则,定性定量去深入分析,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准备阶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准备阶段,为了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应从深入认识自己、深入了解学生、深入研究教材这三方面进行准备。

首先,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原来的“独裁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明白并且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定位,并且要将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批评进行完美结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结合自身优势与劣势设定教学方案,设计出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实际情况的教案。且要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进行优化与改进。时刻要进行自我评价,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将理论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并实践。

其次,要了解学生。学生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逐渐转为课堂主体部分,因此教师要从以往传统的知识传输以知识为本的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备课,注重将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动地位。教师要充分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色以及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全面、科学地进行备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索。教师还要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个性化教案、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化教学。同时,还要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准备适合他们特色的教案。

最后,要理解透教材。教材是知识传播运输的载体,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局限于教材,而有效性教学方式应该跳出教材,能充分使用教材却又不局限于教材。所以,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将教材当中重点、难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并且结合教材外的相关资料,指引学生重点关注教材当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同时,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书本知识当中的内在联系要全面掌握把控,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来实现有效运用,将有用的知识点挖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去思考和探究。

(二)实施过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性的策略教学可以让以往沉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且学生想学、乐学、愿学、善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要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的根本性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对话。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要站在平等的位置,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只有保证对话状态是平等和轻松的,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首先,要求老师公正平等地对待并注意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个性和自尊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我意识的存在。其次,要注意在教学中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设立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激起,改变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有趣,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游戏,利用游戏来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引导学生对不良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鼓励,让学生将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的思想刻在脑海中,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然后,要利用有效的提问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探索的状态。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进行提问,可以利用一些直观教具,比如图片、音乐、视频、手工课件等进行提问,并且通过它们来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下没有具体答案,具有拓展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性的问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

最后,教学设计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会给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设计教学方案,从而达到积极、活跃、有趣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使教学目标有效清晰,教学方案设计应丰富多彩,符合教学目标;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的气氛中,将各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三、反思阶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学反思需要老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这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对与语文相关的其他有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还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要求老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从而优化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可以通过与其他老师交流学习其他老师优秀创新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教师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总结综合去优化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具有自我认知以及反思能力,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保证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秀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环球人文地理,2017(14).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