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网络活水,滋养语文课堂

2019-08-19陈鸿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网络语文教学资源

陈鸿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现实生活,也催生了新的教学方式,为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活水。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的学习、探究与创新结合起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资源;语文教学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之一,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网络更是深入其学习、生活领域,影响他们的学习模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教学领域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元共享的资源、自由开放的时空、互动活跃的交流,以及便捷及时的发布等优势,将网络应用与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帮助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协作等方面的潜力,把学生带进学习和创造的新天地。多年来,笔者积极尝试把网络引入语文课堂,致力于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拓展视野,加深感知,促进阅读能力训练

多读书,多积累语言并进行实践运用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理念。丰富的知识是学习的先导。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有效的阅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从中拓展阅读视野,交流阅读素材,促进阅读能力训练。

课前,笔者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使其逐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相关的网页,收集到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资料,更为直观地了解其建筑历史、布局、风格、地位、影响等,这些都对文本阅读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和拓展作用,使学生将课文中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表象,避免了说明文阅读的枯燥。

课中,笔者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体验。如执教文言文单元时,我提出“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袁宏道都是在遭贬谪的处境下写就了《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满井游记》诸篇美文,它们在内容、境界上有何异同?”“你最欣赏四人中的哪一人?”等问题,交由学生探究解决。学生借助网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搜索资料,精读课文,并通过网络空间、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个性见解和主观感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和思辩,既使学习轻松活跃,又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等素质得到提升。

课余,笔者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广泛的超文本阅读。网络犹如一座巨型图书馆,将古今中外各类图书典籍公开发布,声、像、图、文并茂,让学生徜徉其间,流连忘返。长此以往,必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二、开阔空间,提供资源,融入写作教学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综合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写思想感情的技能。长期以来,如何突破写作“语言关”“内容关”,是语文教师十分关心却又很棘手的问题。网络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思路:借助网络平台,共享智慧资源,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开拓交流空间,融入写作教学,提升学生整合作文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访问与作文相关的教学网站,加入相关论坛、QQ群、微信群等,将其提供的丰富、专业、系统的资源为我所用。从中可以积累到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从中可以亲身体验异时、异地民主自由的交互对话,发帖留言,互评互改,与老师、专家进行零距离接触;从中还可以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利用网络空间公开发表,当收获各方点赞时,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都会得到极大的加强。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云盘建构个人写作资源库,分类整理下载的作文素材、编辑个人习作文集等,并保持该资源库不断充实、完善,使之合理化和系统化,以满足自身长期的学习需求。这一改传统写作课堂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相对陈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三、共享智慧,探求真知,推动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的自主探求、创造发展为前提,倡导学习的主体研究精神。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一旦有了网络的鼎力相助,可谓如虎添翼,能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化的情境里借助网络平台主动探究学习,获取、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并形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探究成果。现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附有一项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以和为贵》《少年正是读书时》《倡导低碳生活》等。笔者就经常以此为课题,组织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以《古诗苑漫步》为课题的研究性學习中,笔者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独特、开放、创新的现代观念,去探究我国古代诗歌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髓所在。学生们既分工又合作,交出了丰硕的学习成果。有的学生以诗人为专题,如“我眼中的李白(杜甫)”,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将其制作成电子诗集,在网上发布共享;有的学生以流行一时的网络歌曲为曲谱,重新配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透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悠悠古韵,深受欢迎;有的学生还对诗词格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探究中学习创作格律诗。在自由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表现欲被激发并得到满足,知识、技能、情感等各方面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出色的表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网络在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中已显示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希望语文教学能在网络这一股源头活水的滋润下老树开花,再结硕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网络语文教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